深圳会展中心
高交会海外产生“磁铁”效应 欧洲企业期待与深圳合作
新闻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2015-06-17

  6月6日至13日,本报记者跟随深圳市政府和经贸代表团采访,突出的感受是:海外分会产生“磁铁”效应,中国企业和技术在这里受到热捧,欧洲企业争相前来谈合作。

  高交会海外产生“磁铁”效应

  中国企业和技术受热捧 欧洲企业期待与深圳合作

  在一张张洽谈桌上,金发碧眼的欧洲专家和企业代表,热情地向中方企业推介自己的科研成果和项目。这是记者连日来在高交会海外分会上看到的场景。

  本届高交会海外分会的选点可谓独具匠心:俄罗斯与中国已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国家;比利时是“欧洲之心”欧盟总部所在地,被称为欧洲“科技小巨人”。6月6日至13日,本报记者跟随深圳市政府和经贸代表团采访,突出的感受是:高交会海外分会产生“磁铁”效应,中国企业和技术在这里受到热捧,欧洲企业争相前来谈合作。

  从2005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首届海外分会以来,高交会海外分会至今在国外多个城市举办了11届。从一届比一届火爆的情况看,深圳经济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高交会平台效应与日俱增。

  中国企业创新发展“走出去”

  参加本届高交会海外分会的企业,包括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新型电子产业、金融投资等领域的代表。其中,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派出强大团队,所属高新投集团、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深圳市危险废品处理站等企业,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均参展,受到众多欧洲企业的关注。

  莫斯科和深圳均是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交通拥堵是共同问题。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春介绍说,这次带来了交通政策研究及规划设计、交通信息化与智能交通、轨道交通技术研究等合作方向及项目。此前,该中心曾承担香港、澳门、珠三角等百余个城市的项目。

  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宝告诉记者,在莫斯科的洽谈中达成了两项成果。而一同参展的广州、珠海等地多个大型科技企业,希望借高交会这个平台,创新发展“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在欧洲寻找新的商机。

  此次高交会首次在俄罗斯举行,因是俄罗斯科教部组织的,前来参加洽谈的大多是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代表。

  他们带来的一些项目“新鲜出炉”,没有经过市场调研和考验,有的甚至样品还没有完成。对中国企业来说,如何“沙里淘金”,很考眼力。广州浩洋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颖茹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势在必行,但在此过程中应考虑周详,不仅要对项目本身深思熟虑,还得考虑语言、人力资源甚至风土人情方面的因素。她在此次高交会海外分会没有达成合作意向,但她保存了所有接洽人员的电话,并加了微信,以便有需要的时候可进一步加深了解,展开合作。

  欧洲企业期盼与中国合作

  高交会影响力的提升,体现在主动性的转变上。记者随行采访发现,欧洲企业、科研院所与深圳及中国企业合作的愿望非常迫切。

  在俄罗斯洽谈会现场,来自俄罗斯联邦超过25个地区的近50家科研机构、高校及科技公司的100多位代表济济一堂,与中方企业进行了超过150场次的对接洽谈,涉及新材料、机械制造、航空航天、通信技术等。

  “我在3个小时内和8位企业代表、专家洽谈,真是口干舌燥。” 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集团副总经理李明感叹。有同样感受的又何止她一人。记者在现场看到,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副总理姚小雄正在和一位俄罗斯专家交谈,身旁已有好几位企业代表排队等候。他的笔记本上显示,此前他已跟7家企业代表有过交谈。

  在高交会比利时分会,比利时企业同样“求贤似渴”。记者观察发现,欧企“围追”中国企业,既有经济疲软下希望通过技术、资本和市场合作,寻找产业突破的原因;同时,也是创新元素互补互动、内在发展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高交会平台,找到在中国的投资合作伙伴,以及进入中国后的融资等配套服务商。

  “高交会海外分会除了可能达成合作、拿到订单外,更重要的是开阔深圳企业的视野,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梁键一席话,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大家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投资海外不局限于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也要积极向创新研发、高端装备、高附加值服务等领域扩张。通过高交会海外分会等重要的经贸和科技交流活动,企业经过深入调研后再有针对性地“走出去”,发展步伐将更稳健。(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