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高交会2021 > 高交会历届回顾 > 第十届高交会 > 论坛及活动

现场实录:第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

新闻来源:高交会交易中心 发布日期:2008-10-14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日子里,在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活动中,作为第十届深圳高交会的重要会员之一,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我谨代表会议组委会向出席今天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来自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领导,还有来自产学研各个方面的主要领导,我们这次会议受到了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刘延东同志专门为我们会议发来了贺信,我们先进行大会的主要领导发言,之后再来宣读这个贺信。首先,我们请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同志演讲,演讲题目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向高层次发展,大家欢迎!

  张来武: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早上好,很高兴参加这次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这次论坛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形式下召开的。

  各界产学研推动的精英和资深领导都参加了这个会议,后面还有很多精彩发言,他们给我准备了一个稿子,这个稿子我就留下,我主要讲以下几个要点,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我用这么几句话来表达:第一个:现在我们科技部往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就定在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它也是创新推动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这个题目。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大家广泛接触,应该说六部委,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一共有六个部门都在积极推动这件事情,准备加强协调。而我们民间的团体,特别是我们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这些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成立之初,对这个活动进行了广泛的推动。

  事实上应该说在产学研这个问题上,这么多年来,我们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像三峡,像青藏铁路,像神州飞船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工程充分显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包括大家这次参展看到每小时350公里的铁路,那也是产学研结合的典范。

  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从中也可以举出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我要说的是产学研合作这个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着需要深化的问题。

  我昨天在展厅上看到我们的l o n g y a n 产学研基地成果非凡,因为我们这个l o n g y a n 杂交技术在全世界是比较先进的,产学研合作也有很多成果,但是我要问他一句,你这个产学研结合,什么是产?你这个产业的主体是什么?产业的形式是什么?就把他们问住了,为什么呢?我们产业合作也天天在做,也有成绩,但是事实上,产学研合作有深刻的问题,第一个就是产的问题,农业、产业的组织形式,存在着深刻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同的组织形式,你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合作内容,合作的效益是完全不同的。举这个例子来说,就是我们需要试。我曾经跟你们探讨过什么是产学研合作,产学研这本来是人类的分工,分工成产学研。类分工本身是人类经济的生产链的解放,因此产学研的分工,这是人类的一个进步,一个文明。怎么又提出产学研合作问题呢?因此说当我们提出产学研合作,你不能否认产学研分工,如果否定了产学研的分工,那么这个问题就流于形式,流于表面。

  所谓要找准问题所在,这是我提出来的跟大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产学研合作不是说它没有针对性,不是说它这个中间没有深刻的历史问题,找准了问题,找准了规律,那也要研究产学研合作的效率,主方式,这是我提的第一个。

  第二个,就我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我们的产学研合作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就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市场化,它跟市场化脱节。第二个,我们产学研合作不适应国际化的竞争,所以有两个不适应,我要先举出来。

  那么结合要注意什么问题?提出一个思想,我们要依据需求进行分类指导,也就是说我们产学研的合作,刚才我说了很多成就,但是大家注意问题。我们产学研合作,在一些重大的国家需求面前,我们的产学研做得非常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跟计划经济体制相融合。

  我们仍然要充分发挥我们的经验,但是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市场需求和产业需求,因此说我们要实行分类指导。我们有经验,我们成功,我们为什么不去自己总结呢?

  但另一方面,我们存在问题,主要是产业需求导向,市场需求导向。所以我们要实行分类指导,这是第一个要求,观点。

  第二个,在产业需求这个导向问题上,我们要结合我们国家历史先导,也就是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就是我们的产学研合作,不能搞形式主义,也不能不讲究大方向,就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产业升级需要什么技术,这个技术怎么能够带动升级,怎么能够带动经济的调整,所以结合这个方向。

  那么我们产学研的合作,在这里,我有几个问题要讲,就第一个,我们产业结构调整,它跟产业细节,跟我们的产业政策,跟我们的企业是密切相关,因此说在这一点上,如果产学研结合简单地就是认为抉择的问题,那是不对的,首先是产业界的问题,产业制度,你不适应市场化,你不进行深刻的改革,科技产业化首先就在你产业。所以这里蕴藏着企业变迁的改革。

  甚至于产业界的管理形式的改革,如果你想象一下,我们的产业都是在资源垄断之下的来源,都是在利润指标支配下的利润形式,那是不可能的,那你要搞创新是不可能的,搞产学研结合也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

  第二个,我们的技术准备也是不够的,作为技术准备,从何而来?问题在哪里呢?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不是创新型的教育,应试型很多。那么我们科技界的这种资历,这种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运行方式,要转变是非常深刻的问题,所以这两个问题,不进行充分的变换,你无法适应产学研在这个时期的抉择,因此在深刻的问题,还是要深入改革开放,还是一个体制机制创新。

  当然,无论怎么创新,最终你还要适应技术规律,进行技术创新,这个技术创新,我们现在的国策,那是推动自主创新。引进必须吸收,消化再创新。

  由于时间关系,我再谈最后一点,就是政策体系,就是说我们要研究产学研,除了刚才说的问题,政策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切入口。政策体系是我们决定产学研起步是不是有效,产学研起步是不是有准确的方向,产学研的起步是不是能够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相结合,因此现在我们六部委要在深圳非常深入下来,和你们一道来研究这个政策体系问题。

  最后,产学研的推动不仅仅靠政府,也要靠我们促进会,更需要靠产业、学界和科技界本身适应市场竞争,适应国际化的要求,任何时间,你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自身的要求,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把产学研的结合跟他们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产学研的结合才有前途,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局长,第二位我们请张景安同志演讲。

  张景安:(读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的题目是推动企业为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在当今世界中,企业竞争力就是国家竞争力,坚持产学研创新,才能尽快地实现国家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大学的科研机构的研发活动,注重先进技术等等,对新技术开发和质量缺乏动力,凭奖的一些标准与高精技术的导向不一致。

  在大多数情况下,科研机构和大学,不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但是科研机构和大学,他们的任务是提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技术等成果。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企业是开发的主体。从目前来算,这种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大学和科研机构,他们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的主体,企业和研究所的作用都非常重要,大家都要加强产学研合作。

  目前来说,中国一百多种产品都在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缺乏自主创新,中国这么大的行业,也不可能依赖国外去搞创新,但是我们要创新,就必须坚持产学研结合。

  有两条规律,一是研发要借鉴产业,中国有人才优势。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本来内容很精彩,很丰富,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得不压缩。下一位请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同志演讲。

  马德秀: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中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暨1998年,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以后,在今年的5月3日,锦涛书记考察北大时,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我们深深地感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和国家立足长远的战略决策,是抢占国家竞争的重要举措,我们同时也在思考,世界一流大学的模式很难简单的复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来讲,实现后来居上,创建一流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而推进产学研结合,更将成为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独特的优势。

  下面我想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二十一世纪创建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战略总是和一个时代紧密相关,进入新世纪后,现代大学存在的价值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巨大需求也成为当代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一,产学研结合推进大学快速发展,日益成为世界级的现象,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一些有识之士就认识到要提升产业和经济,必须推动教育界和产业界结成建设性的合作关系,由此引发了美国大学的第二次学术革命,大学逐渐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通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日益成为提升国家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并且由此赢得和开拓自身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而一些大学发展起高等大学,推动了很多新型技术的发展,诞生了IBM等大型的企业,也成就了这些大学在相关学科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的h u a b i 大学,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就发展成为英国总排名第六的学校,它的校长在解析h u a b i 快速崛起的原因时,特别强调了与工商企业界的结合。因此,我们认为,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是新认识,但需要再认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已经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象牙塔。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促进大学和社会协同发展,法国提出高校更广泛地向外界开放,密切联系工商界,日本强调产学关系等等。历史创造机遇,时代造就舞台,我们有理由相信,走产学研道路,构筑大学发展的大舞台,大空间,促进自身在规模、质量、结构、层次上不断地提升,将成为大学变成一流的重要举措。

  二,产学研结合是中国发展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包括上海交大在内的一大批大学,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赢得了历史性跨越式的发展机遇,回顾以往,我们正是坚持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吸取了形成学校发展的持续动力,近几年,我们更深刻地感觉到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于教育和科技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求,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召唤着中国大学投身其中,并大有作为。

  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体制,进一步发挥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交叉的优势,人才信息会聚的优势,必将有效地带动大学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特别是在当前,在国际国内的形势复杂,面对全球的金融风波,对整个全球金融衰退的影响,许多企业都面临着寒冬,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中小企业的倒闭超过一万多家,今年1-5月,广东东莞关闭、转移的外资企业有405家,同比上升36.4%,经济面临的困境,企业面临的危机,对于我们大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也创造了产学研合作新的机遇。

  在经济和企业最需要的时期,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在产学研之间建成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联盟,更充分地发挥大学和企业的功能,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撑,这将是我们中国大学推动自身新一轮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

  第二个大问题,在产学研合作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途径与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于1896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也是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居于中国高校前列的大学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积极探索和总结产学研合作的各种途径:一,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不断调整学科重点,为了在产学研合作的链条中发挥牵引作用,学校坚持面向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调整学科建设的方向,通过学科交叉,把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科,打造成学科群,形成核心竞争力,比如依据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的态势,我们规划了大学科的咨询,对未来优势学科,向环境、信息安全、媒体、生物、医学等等学科。

  我们促使学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始终能够把握主流方向具有话语权,不被边缘化。

  二,瞄准共性技术,以学科群、人才群和信息群对接产业群,集群化地推进产学研合作,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对接国家的全国制造业和海上石油发展的需求,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努力争取全国和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瞄准传统制造业的瓶颈问题,前瞻性地策划了全国智能化的系统。汽车电子技术与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联合组建汽车电子,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内顶尖企业结成产业联盟,在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数字电视的国家标准等等。

  三,联手大型骨干企业,推进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我们加强跟大型企业的合作,共同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并从中提炼科技问题,有效地提升学校的科研竞争力。

  近年来,我们积极和中国宝钢、上汽集团,上海大电器、中海油等国有大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推进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比如自从2000年以来,我们和宝钢集团逐步深入。为了和中国s h a n g f e i 公司进行无缝对接,今年我们在普天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航天航空学院,并将围绕总体设计,发动机关键材料等等大方向开展联合研发和科技攻关。

  四,瞩目三区联动,动员各种创新要素,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发展的重要路径。

  我们学校和上海市闵行区开展合作,创新模式在学校周边合理建设。目前英特尔、微软、可口可乐、通用等一大批跨国企业落户园区,将进一步打破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把我们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直接用到园区产业的研发体系当中。三区联动的效应正在逐步地显现出来。

  五、在产学研合作中培养拔尖的人才,推动在校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是学校近年来有利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按照行业的需求,打破常规,培养专门人才,针对国家重点人才的缺口,我们对如何办班的一些模式,仅07年,我们就以各种方式培养核电的人才300余人。

  二是引进行业著名的专家,聘请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目前我们共聘请了135位兼职的博士生导师,他们把行业最有用的知识带进校园。

  三是建立产学研联盟,把研究生输送到企业基地直接培养,我们先后和很多大企业集团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

  四是与企业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在联合研发中推进高素质人才培养。组织中国大学必须更清醒地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积极地寻找和发现各种机遇,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国家社会中吸取持续发展的动力,上海交大愿意和在座的政府、园区、企业、高校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新形势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产学研和合作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马德秀书记为我们大会做了精彩的演讲,马书记也高度重视了跟企业联合。

  我们今天的大会,得到了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我们会议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我们会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同志为我们高峰论坛专门写了个贺信。下面我宣读一下刘延东国务委员为我们本届论坛所发来的贺信:

  欣闻中国产学研合作第二届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谨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致力于我国产学研合作,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创新性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产学研合作为特征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推进产学研合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希望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坚持创新、合作、发展的方向,将为企业服务放在首位,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和理论研究,探索长期、紧密、搞笑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搭建开放共享的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创新实践,为建设我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祝中国产学研合作第二届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刘延东  2008年10月10号

  这次会议,我们得到了深圳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深圳市人民政府作为我们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充分有效的工作,今天我们深圳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峰同志也出席了我们的会议,下面请他为我们大会致辞,大家欢迎!

  李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第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而且已经开讲,我的祝贺来了晚一点,我还是要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来参加这一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来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对于提升、提高企业层次乃至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的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良性互动,初步形成了官、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性的创新体系,推进了深圳的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本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由我们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和深圳市市政府共同举办,是我们高交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参加这次论坛的都是在产学研届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的精英,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有着很多的成功的经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也相信此次论坛的举办,将有力地促进我们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我也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嘉宾,在深圳过得愉快,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市长为我们会议致辞。我们也预祝深圳市在创建产学研合作方面能够取得更多的成绩。

  徐志坚:各位同志、各位朋友,大家好!

  去年11月3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距今一年了。作为全国唯一的产学研合作社团组织,它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这一战略核心的背景下成立的,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的具体实践着。它的成立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正是在这些合理的支持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初步建立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一些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些项目正在启动。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成立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创新性"国家战略部署的有力响应,是面临产学研发展中诸多实际问题的积极行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作为全国性的民间社团组织,它应发挥社团中介组织的特殊优势,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有机连接方面,在产学研的统筹协调、沟通联系,形成合力方面,在研讨交流,开展调研,提供咨询服务方面,在发现问题,了解基层,反映各方面呼声方面,在总结经验,探索模式,促进创新方面,在维护企业主体,市场导向,遵循经济规律方面,在平衡供求,品牌经营,形成产业链方面,在民间交流,联盟国际组织,开展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做、应当做,而且能够做好的工作很多。只要我们能够改革创新、合作共进为指导思想,共同努力,从一件件具体事情做起必将大有作为。

  第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论坛是以"合作·创新·发展"为总值,以"合作·创新·发展--产学研联盟·区域经济腾飞"为中心议题,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产学研联盟的发展政策、战略、高层导向等问题深入探讨,总结探讨我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和项目合作等问题,这些都是很好的议题,我们将迈出更加具体更实际的步子。

  此次高峰论坛暨年会在深圳召开,意义深远。深圳作为我国经济特区,于1985年7月即建立了深圳工业园,在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中作出了表率,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相互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新理念下作出了突出的成就。

  此次借第10届深圳高交会的东风,我们与深圳市政府通力协作,并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使第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年会得以在深圳举办,从而为我国产学研合作事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观摩和交流互动的平台。

  希望社会各界同仁一如既往、继续支持和关心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健康成长,为我国产学研合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齐心协力、共创佳绩!

  祝第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年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感谢徐志坚会长为我们会议致辞。

  下一位是赵沁平同志。

  赵沁平: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2007年11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大会暨首届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自成立以来,产学研结合的目标,努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建立了产学研合作项目,取得了许多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今天第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又在深圳隆重举行,这是产学研合作的又一件大事。本次高峰论坛对进一步促进区域产学研合作,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合作、创新、发展,产学研合作,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这样一个情况是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投身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参与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与有关行业和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为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都作出了直接贡献。

  二十多年来,产学研结合促成了科技成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向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产学研结合,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也使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科研前沿发展的动态,掌握最新成果。为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与大中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了中长期的合作关系。上海交通大学的三区联动模式等,三区联动模式是由上海市政府支持,区政府牵头,统一规划,深入融合,联动发展,形成合力,建成特色鲜明的体系。

  太行山模式是河北农业大学坚持几十年,引导教师、科研人员扎根农村,学习先进农业技术,是再在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高校还积极采取产学研联盟建设,与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截至2008年7月,已经有145家广东知名企业联合组建了17个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这些产学研战略联盟都在各自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高校通过各种模式,跻身于产学研合作的行列,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联盟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优化提升,为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产学研合作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力量,也在合作中受益匪浅,产学研结合是高校融入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学生会的支持,只有坚持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才能形成发展的大格局,大舞台。

  同时,产学研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进一步升级。使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都走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广东省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推动下,将人才培养的课堂从课堂延伸到了企业,众多广东企业在许多高校也设立了奖学金,促进了人才培养工作。

  第三,高校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更加积极地投身产学研合作的行列。我们还要看看,当前高校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的对产学研结合的思想还认识不到位。要切实提高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的认识,进一步完善财政结合的体制、机制。

  建设国家创新体制的高度,深刻认识产学研结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重要作用。把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使高校的发展更加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

  第二,形成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和机制,推进产学研结合,要充分发挥高校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就就要要求进一步完善,要创新高等教育的政策和机制,首先要树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其次,要改革教育工作的机制,注重培养人才。

  第三,要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环境,在重点学科的改革方面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形成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激励机制。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产学研合作一定会有新的发展,向更高的层次,更高的水平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国家教育部在产学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实践工作的推进,和科技、产业这几方面正在密切地结合。

  下一位我们的演讲嘉宾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大家欢迎!

  张勤:我刚刚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论坛那边发言过来。今天我的题目叫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时间有限,我不能展开讲,我只是想提一下,我们国家开了科技大会,提出了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几乎就在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科技与发展规划之后不久,国家就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而且这个战略的制定,牵涉的部门很多,时间很多,也是目前令人瞩目的,一共牵涉到中央的33个有关单位,也包括国务院的一些单位。现在进入实施阶段,参加实施的相关工作组织的中央的政治部门,目前是28个。

  我就想重点强调一下自主创新中必须要考虑知识产权,如果不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在今天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的自主创新这样一个宏大的设置,这样一个理想,这样一个追求,这样一个实践,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有可能无法达到真正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战略的内容比较多,但是我想我要强调几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就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为什么要提制度?我想知识产权它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的建立,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成果的转化,所以我自己认为,知识产权是我们产学研结合也好,成果转化也好,它实行市场的分割,垄断为手段,来积极创新。

  既然如此,它就必然是一个制度层面的问题,从国家战略来讲,首先要解决好的就是知识产权的制度,那么知识产权的制度包括什么内容呢?三个方面,第一个,当然就是法律法规,我们有专利法,现在正在第三次修改专利法。预计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年初人大可以通过这一部新的专利法。那我们的商标法也都是在修订的过程中,同时还有新的一些其他的立法。所以法是我们知识产权的根本,也是我们科技创新的根本,这是第一个重要的内容。

  第二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体制,管理体制,这个管理体制除了有政策的管理体制,还有我们司法的管理体制,以及这两者体制之间的衔接,我想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讲。

  还有一个,我们解决知识产权的纠纷,成本太高,就是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问题,这也是制约我们的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通过我们的体制,管理体制等等来加以解决。

  第三个内容就是政策,政策有知识产权本身的政策,也有很多跟知识产权相关的,但是不一定能够把它称为知识产权的政策,比如政府采购是不是对知识产权要予以关注?

  我们在技术标准和其他各项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是不是也应该关注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这是第一个重点,就是完善知识产权。

  第二个重点就是要加强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利用,这也是我们今天大家在一起研究的重要的主题,我们也围绕这个主题在开展,这个听起来就像是我们科技工作的事情。它有它的特殊性,第一:我们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我们强调了第一个,叫做基本前提。我们中国本来科技资源有限,所以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结果却发现我们的成果遇到了知识产权的障碍,尤其是国外,那么现在可以说跨国公司对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是垂涎三尺,所以凡事好的,能够产业化的技术,所以作为后患的中国,我们的科技上面,很多的创新成果,我们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自主创新,但是按照知识产权法来看,你却不能合法产业化。所以我们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投了大量的资,花了很多的时间,产业线的产品也得到顾客的认可,但是知识产权这一块却出现了问题。

  所以,一定要以合法产业化为基本前提,那么这个还体现了知识产权的两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我们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肯定就有知识产权的问题。而知识产权有地域性和时间性。

  第二个,就是要与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这就是说我们不仅创新的成果能够自己合法地产业化,而且要通过知识产权的方式,垄断于市场。从而给我科技的投入,产业化的投入带来合理的垄断。所以我们要以追求自主知识产权为追求目标。

  第三,当然我们要能够上升为行业的技术标准为目的的方向。这些技术标准在现在高科技时代,恐怕要和知识产权割裂开来是很难做到的。通信,不管你是可视电视还是手机,还是别的什么,这个产业的形成也好,这个市场的形成也好,都必须在标准建立之后,所以现代科技产生这些新的情况,就是标准先于市场而存在,这就跟过去不一样,过去是技术在先,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以后,然后我们制定标准,来进一步的规范市场,现在完全是反的了。

  专利要是能够纳入行业的技术标准,不管是组织,或者推荐的标准,或者是事实标准,这标准有两类,一类是组织颁布的标准,还有一类是事实标准,什么是事实标准?比如说微软的视窗,在今天中国的占有率是97%。又比如我们都知道的2002年、2003年大家都记忆犹新的DVD这样一个事件。一年之内,我们死掉或者是转产的DVD有四分之三。所以说我们今天一定要注意这个标准的问题,要以我的技术,我的知识产权能够上升到技术标准为努力方向,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和标准相结合,就通过标准的力量,放到了知识产权上,所以我们第二个重点就是知识产权的创造上,要关注这三个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内容,这是我们讲的科技本身的政策。

  第三个重点就是要保护知识产权,这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四个就是要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滥用的问题在中国实际上是非常的突出,妨碍了我们的科技创新,可是,在中国迄今为止,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实施,实践活动几乎还没有开展起来,但是在发展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常识。

  如何有效地应用知识产权制度,防止知识产权滥用,为我们的科技创新,这就是我们第四个要解决的内容。

  第五个就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文化,知识产权在我的理解中除了有财产权还有精神权,但是在中国精神权经常被不当地利用。

  另外我们对于知识产权的一种差异化经营的追求,应该说非常的缺乏,我们有一个餐馆做得很有名,叫菜更香,就可以注册相类似的菜馆。我们中国它是一种什么文化?不是一种追求差异化的文化,这显然不是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至于说我们大多数人尊重知识,宽容,尊敬守法,我们有十二个字的概括,叫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

  由于知识产权它的地域性、时间性,你还要了解世界其他的目标市场,或者你今后要走出去办厂,那个地方的立法,只有这样,我们暂时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做好了,那我们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当说前途辉煌,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局长给我们在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这个过程当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做了精彩的演讲。

  下一位请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刘艳荣给我们演讲。

  刘艳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向本次论坛表示热烈的祝贺,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我的题目是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创新是科技教育和经济相结合的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产学研合作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显著增强了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促进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发展的三十年,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的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总额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城乡居民增长了700多倍,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我们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随着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学研合作创新面临许多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和模式,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互动发展,重视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早在1992年,原国家经贸委会同教育部,中科院就在全国组织展开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国家发改委长期以来始终将产学研合作作为高技术发展的重要工作,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按照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配套政策的部署,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和政策措施,激励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

  二是加强规划指导,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自主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中都针对产学研合作问题,作出了相应部署,引导产学研合作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是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发改委相继支持了国家工程实验室33个,575家国家认证企业技术中心,为产学研搭建了合作的平台。

  五是促进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通过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加强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环境做条件支撑。

  产学研合作面临许多体制机制障碍,以及不同组织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挑战,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在政府层面,缺乏有效系统的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体系。

  二是在供求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供给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三是在市场监管方面缺乏有效的创新,活动价值评估和信用监管机制,导致创新成果价值认定标准有争议。

  由此可见,提升国家产学研合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在这里我想强调三点,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二是完善政策创新环境,三是建设创新型城市。

  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众所周知,我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与此同时,我们的企业创新能力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相比,也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两大差距,决定了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必须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企业为主体,就是坚持产学研合作面向市场,服务经济的方向就是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引导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开展国际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要经济探索,通过财政支持,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的新形势,新方法,促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特别是要探索各级政府科技计划,科技专项等对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的新思路。

  二,优化创新政策环境,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建立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和信用监督机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税收政策,以推动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增强公共财政和创新投入,分担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风险,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二是支持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经营中心等,各种层次的研究开发机构,完善企业的研发条件和创新环境,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来加大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的支持力度,营造创新、友好的发展环境。四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执法的力度,增强产学研长期合作的信心,五是来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来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最后一个问题是讲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一批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城市,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从完善创新价值链出发,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型高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中央与地方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整合,提升国家自主创新的能力。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当前要特别努力和支持企业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科研研发机构,来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的重大研究开发任务,要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发消化吸收,支持在重点产业中用产学研合作组建的技术平台,引导产学研联合研制技术标准,推动以我为主,形成国际技术标准,促使标准与开发设计相结合,增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

  对上述三点意见,国家发改委已经积极推动和落实,比如说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我们强调的就是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来共同承担,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来,产学研这一组织模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也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从单纯抓科研院所的科技攻关,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

  下一步我们还将参与科技部、财政部等参与的综合平衡中,国家研究工程中心中,在创新能力方面再进一步推广这一有效的组织方式,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产学研合作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为创新性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艳荣给我们做的精彩演讲。下一位我们有请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演讲。

  吴玲: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大会上把半导体照明的研发及产业联盟,如何推动产学研合作的一些探索性的工作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我想我就从为什么要组建一个联盟来推进半导体照明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从紧迫性,和我们联盟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做的,从一个案例的角度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前面有很多的领导都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讲话,我想我的报告仅仅是一个小的案例,讲一些我们的感受。

  先看一下为什么要组建一个联盟,半导体照明这个技术特点和产业的特点,和其他的高科技产业有明显的不同,大家看一下这个PPT,它的技术的进步速度,每年以30%的光效的速度在提升,同样,每年30%的价格下降的速度,所以我们叫它赫兹的定律。

  我们国内,特别是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技术支撑不够,缺乏工程化的平台,而且我们的研发机构也很分散,这是从它的技术特点上来讲。

  这个技术还在成熟的时候,在这个产业上来讲,就是说在全世界都没有检测和标准,所以它的市场竞争相对无序,从产业特点来讲,它是一个刚刚形成,开始进入到成长期,还远远不到成熟期的一个新型产业。03年还不到一百亿的产业规模,几十家企业,去年年底统计,接近五百个亿。但是我们的企业都非常小,都刚刚起步,没有足够的研发的投入和人才的支撑,所以承担风险的能力也很低,这就是这个产业的特点。

  我刚刚听了第一个报告,现在产学研合作两个比较大的问题,一个是不适应市场为导向,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半导体照明就是市场驱动,但市场驱动更明显。还有一个就不适应国际竞争,半导体照明,因为它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是国际竞争非常非常激烈,所以我们参与国际竞争,感觉是力不从心,所以在这个产业里边,急需成立一个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参与国际竞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成立这个产业联盟。

  那么我们成立了联盟以后,做什么呢?主要就做三件事,一件事就是企业的技术来源,咱们看一下企业的技术来源,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看看这八家,是我们国内第一批做半导体照明芯片的企业,边上第一个是技术转移的研究院所和大学,这是在02年03年的样子,第一个阶段应该说大学把成果都转到企业了,也都合作了,产品也出来了,但是这个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它的光效等等都不能使企业实现盈利,也就是说它还不够成熟。

  第二个阶段,但是不管怎么讲,大学和研究机构已经对企业,从人才培训,实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这个时候有一批海外的团队回来了,另外我们说还有一批叫台湾的、韩国的,甚至日本的技术人在支撑这七到八家企业,使他们的产品更加成熟,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我们从十五的末期,我们启动了半导体照明的专项以后,形成了一些产学研合作,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下午我有一个峰会,实际这个是重头,就是我们怎么样通过自主创新,组建了这么一个工程化的研发平台,企业通过成立一个基金,形成一个共同体,来支撑这个平台,但是我们现在仍然还感觉有很多发展中的问题没有解决。

  做的第二件事,我讲了就是应用太坏,那么怎么样把市场的秩序规范好,能够让应用促进发展,让技术的出口不断地积累,来回馈到深度的技术研发,所以就需要组织一些重大示范,要建立一些专利词,要制定检测、标准等等这些手段,这是我们做的第二事。

  奥运的示范工程,今天下午我们有一个报告,就是我们在组织整个奥运的半导体照明的联盟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应该说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大概有二十多家单位产学研联合,非常非常辛苦,非常非常不容易。应该说奥运的开幕式,这个美丽的历史长卷和鸟巢,和水立方交相辉映的壮丽的景观没有半导体照明的支撑,还达不到今天震撼世界的这个效果,这个我不多讲了,下午有一个报告。

  再一个就是联盟,我们叫协调推进,因为联盟它不能制定标准,但是半导体照明的这个产业横跨八个产业学会,国家授权的标委会的单位就有八家,但是每人分管一段,很难把它结合起来,这就是联盟协调推进的工作。这个也不多讲了。

  第三项工作,就是怎么样推动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这个我也给大家看几张图。我们每两年举办一届大奖赛,这个会议室,我们开过两届半导体照明,今年八月份在这里开的时候,屋里面坐满了六百多人,建立了网站,开展一些国际合作。我们组织一些企业参加世界银行照亮非洲的这个项目,上面有几张图,三个有多亿的成交额。这是做了什么。

  最后我们汇报的就是怎么做,大家看这个就是通过联盟,那张图是2004年10月份深圳高交会,我们23家成员单位的成立大会,今天还有一位领导就是李健书记,他参加了我们成立的会。 这个是去年在上海换届的时候,一共是92家成员单位。

  这个联盟在刚才我讲的三件事上面,是怎么样做到的,第一就是说怎么去给企业持续的技术支持,因为这些研究机构比较分散,企业又小,因为自己没有可持续的研发能力,虽然有台湾人来了,但是他们也是一些成熟的产业化技术,现在应用那么多了,但是仍然还有很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它其实要不断的技术支撑的,所以工程化的平台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工程化的平台,目前这个资源要是放到企业里边又太小,放到研究机构、大学里边,资源多,但是它的体制、机制又很难留住人才。所以上下游、同类的竞争中的企业,怎么样选择技术进来,设定一个什么样的体制机制,这是我们整整探讨了三年,现在刚刚有一定的眉目。

  同样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又建立了一个专利服务。然后在示范工程和检测工程方面要讲究协调和推进,第一个方面关键是制度的设定。第二个方面,就是用协调推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把现有的基础利用好。第三,就是专业的服务,这个联盟,因为李市长他找我们联盟在一起,开过好多次会,他就问我们,他说你讲一讲你和行业协会有什么不同?你和那些促进中心有什么不同?你们人员来说怎么构成的?他跟我讲的时候,问我,你们这个团队未来的理想是什么?你们每个人未来的发展是怎么定位的?他问了很多问题。所以要想发展好这个专业化的服务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专业化的服务是需要一个专业化的团队,这就是我最后一个小结,因为给我就十分钟。

  这个联盟要成立,不是说每个行业它都能做成形式差不多的,一定要根据你的产业的行业的特点,半导体照明,实际上它是一个市场需求,产业导向,但是因为它节能减排,和国家的重大需求是有关系的,所以应该说我们是选对了一个行业,但是我们团队和我们这个圈里面的人都讲,我们心存感激,因为千年赶一回,就是说能遇上这样一个发展的机会。第二就我们联盟的常务理事单位和联盟的成员单位,我们是有门槛的,所以我叫选准结构,就是说进来的企业,特别是常务理事单位,它要有一定的基础,产业基础,要有一定的条件,同时一些研究机构它也有一些资源,这是一个门槛。

  还有一条,我认为更重要的,我们叫领军人物,他一定要有创新的观念,在一个事情上迈出第一步,而且要有胸怀和魄力,才能去做这件事情。第三条,就是我们要有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就是联盟,你比如说你就设在一个机构里边,或者设在一个机构里边,它也是可以做的,但是根据半导体照明这样一个新兴的一个产业,需要不断地技术支撑,现在还不知道谁是龙头老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有一个第三方,一个专业的团队,他们是不涉及一些利益的关系,它是一个第三方,但是它对这个产业,对这个前途,还是很有理想,很有激情的,所以我们要有热情,有理想,就是想干什么,愿意干什么,才能干得成事。

  联盟一定是能够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一个有效的方式,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玲秘书长给我们通过半导体照明,把这样一个新兴的行业,新兴产业的研究开发,包括产业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形成了一个产学研合作的联盟,以及这个联盟做了哪些工作。我想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根据这个产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我们这样一个产业正在组建,今天下午我们这个产业也要举办启动会和相应的一些研讨,我们再次感谢吴玲给我们带来一个生动的案例。

  下一位我们请浙江省科技厅庭长蒋泰维。

  蒋泰维: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时间也不早了,我本人是没有安排发言的,我参加这个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石会长领导让我介绍一些领袖,我没有准备,即兴地做一个发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浙江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从一个资源小省发展成一个经济的大省,GDP的总量已经多年位居全国第四位,人均GDP和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已经多年位居省区的第一位,浙江经济的迅速发展,除了市场取向的改革的先发优势之外,很大程度上都与科技的创新分不开。在科技创新中间,由于浙江历史的原因,科技的力量相对薄弱,主要对应于全国的产学研合作。依靠全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对浙江的支持,当然国家科技部各有关部委给予了很大的指导、支持和推动,所以借这个机会,我要对各位领导表示感谢。

  浙江的产学研合作还是由来已久,从八十年代的新工程师开始起步。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一直到现代的话,持续地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松散到紧密,推进了产学研的合作。

  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源源不断地向浙江的民营企业转移、输送,支撑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腾飞。最近这几年,浙江的产学研合作出现了一些新的态势,主要是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产学研合作组织者是一些重大科技项目,包括企业提升的项目,包括省里确定的一些重大项目,而且在我们省科技项目立项的项目中间,70%以上都是企业牵头,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第二个情况,就是产学研联合兴办各种创新载体,过去主要是大学院所的成果一次性地转让给企业,或者说一次性地联合开发一个项目,搞完了以后就结束。

  那么现在,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产学研联合,共建企业研发机构,共建研究所、研究院。在我们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有很多企业的研发中心就摆在大学里,大学的实验室向企业开发等等。

  第三个情况就是产学研联合共建创新平台。围绕一些重点行业和一些块状经济,建立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这些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它的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跨单位、跨区域,产学研联合,资源共享,强化公共服务,比如说我们在绍兴建的浙江省纺织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就是以民营企业性质的纺织生产为中心,作为牵头单位,然后联合浙江大学等等,共同以股份制形式,参照股份制的形式,组建了一个浙江现代纺织研究院,作为核心层,然后再以理事会的形式,把相关的纺织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结合起来,然后再以会员制的形式,形成一个平台。

  第四个就是产学研联合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我们自己概括一下,浙江产学研合作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就是企业为主体,以全国的高校院所为依托,浙江的产学研合作不是局限在浙江本身,当然首先依靠浙江本身的在校的大学机构。另外,我们面向全国,甚至面向国际,最近这几年,成功地从国内外引进了540多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共建各种创新载体,比如说我们在03年12月底成功签约清华大学在浙江建立研究院,现在已经发展到两百多个人。另外,中科院在浙江宁波建立材料所,材料技术研究所。另外中科院原来在浙江没有,现在形成一所三中心,三个科技园,八到九个创新载体。

  通过这种形式,就是大批的成果向浙江民营企业转移,高素质的人才向浙江省转移,最近通过这些载体的话,已经有13000多高素质的人才。但是这个合作中心就相当于企业连锁体,不是高校院所为中心,企业为中心,也不是政府为中心,政府扶持推动。企业为主体,就意味着企业出钱。

  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就是市场为导向,也就是说与产业需求为纽带,产学研合作能不能搞好,能不能取得成效,说到底是一个机制问题,没有这个利益机制的话,产学研合作也是空话。企业通过寻求高校院所来进行研究开发,研究成果的转化,只能增强企业的利润。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和院所及其他的教师,科研人员,他得到利,比如说这里有两个方面,从单位来讲,比如像浙江大学,他一年的科研经费一半是来自于纵向,一半是来自于横向,将近十个亿,还有一个,就是它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本身有好处,除了成果转化之外,到科研经费之外,很重要的是增加他的收入。

  浙江有一个特点,我们从98年开始,省政府发了文件,允许高校的教师、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在完成本次工作,不侵犯单位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创办科技企业。过去浙江大学,还有很多大学办的校办企业大部分都是招生,但这样就出现了一些教师性的董事长,他们都有股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就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科技成果的结合,就产生的效果好。

  当然我们在尝到这个甜头的同时,我们还是觉得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企业的实力还不够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我们高校和院所的一些成果还不成熟,另外高校运输的一些导向也有问题。那么怎么在跟产学研合作导向中突出出来?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事。

  最后我想借这个机会,进一步地欢迎我们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能够到我们浙江进行合作,各种形式的合作,让我们在合作中间获得大家的共同利益。感谢各个部委的领导,感谢全国的高校和院所,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蒋部长给我们做的精彩发言。下一位是段瑞春演讲。

  段瑞春:谢谢主持人。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跌宕起伏的大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我感到在这个实践当中,我们面临两个难以破解的问题,一个就是如何实现当年邓小平同志所做的双管齐下,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实现新时期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创新性国家建设的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党的十一大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了科学的总结。所以产学研结合这一点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部署,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所提出的保障措施,也是写入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

  去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一个顺应新时期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需要的社会团体,一个体现了各部门、各地区坚定意愿的部门,一个会聚全国产学研各界生力军和优秀人才的团组,那就是我们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在成立大会举办的首届高峰论坛上面,发布了体现我国产学研各界共识和新生的北京宣言。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目标是什么?使命是什么?灵魂是什么?我想这是我们参加这次促进会各界同仁所思考,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我更能体会,因为促进会的宗旨就是促进,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加快建立和繁荣发展,所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它的工种,它的核心就是要围绕促进两个字做文章,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上做大文章。所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是中国产学研之家,是中国产学研的舞台和创新平台。

  那么有关产学研促进会一年的工作和今后几年的工作设想,常务副会长石定环同志昨天已经做了系统的探索,下面我谈个人几点体会,我感觉我们当前有六个问题,或者说有六个理念的工作要做。

  一个,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要正确把握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定位,只有正确定位,才能凝聚力量,这个战略定位有两个,一个,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发展战略当中如何定位,按照中长期的规划,它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突破口,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突破口,是建立创新性国家的一场攻坚战,另一个就是我们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国家战略当中如何定位,我把它定位为今天的题目,一个是战略引擎,第二个是服务平台,为大家提供服务,同时也是一个合作的纽带。所以应当领导战略、服务平台,整合资源,推动我国产学研合作走向新的局面。

  第二个就产学研合作要建立技术转移的机制,历史的经验表明,创新是技术转移之都。国家中长期规划当中,发出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自主创新,一个技术转移。所以产学研合作创新,它的技术转移应当是一个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应当是一个产学研各方总体协调互动的组织。国外的成功经验也是这样,美国排名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它既是技术输出的主体,也是技术协大的主体。

  第三就是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刚才张局长对这个问题,我想已经做了系统的深刻的探索。我这里所体会的就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长期规划,要建立一个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提出,要建立一个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所以无论是创新的目标,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都围绕产学研合作这样一个核心,就我个人来说,产学研合作要建立的知识产权,要建立的创新体系,知识产权体系,恐怕还不只是知识产权创新体系,还包括运用和维权体系,那么这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推进这项工作。

  第四就是要努力地创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运行模式,从理念上讲,产学研的合作创新,应当要有合作机制,结构和合作模式的创新。所以我们要把产学研合作从当前单向短期的一次性的交易模式推向多方参与,多元组合,多种结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的创新模式的话,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建产学研合作的联盟。所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推进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快和创新联盟的话,正是围绕这样一个中心的议题,我认为在这样一个合作当中,应当努力地实现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产业升级的持续发展,当然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

  大力地推动产学研的创新,既要聚焦国家的重大工程和重大的区域创新,这样一个主题,又要贴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升了我们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既要致力于技术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技术创新,同时又要健全战略联盟内部的治理结构,管理方式,推进组织机制和管理创新的伟大工程。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的联盟,或者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都有一个管理创新,都有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在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够共同依托企业。我们期待着这一次促进会确定的十个试点单位能在这方面拿出好的经验。

  第五个,就是要推进产学研的国际国内互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包括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各国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得以深入,所以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互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相互交融,把握这一点,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必由之路。

  竞争对手之间的技术构成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强联合。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这一点上我认为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把宪法规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同实施的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科技工作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按照国家法制的基本原则,就是凡涉及到国家的长远的,战略的、基本的重大问题,都应当通过立法来规范、调整,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是国家建设创新性体系的突破口,是一场攻坚战,事关未来发展的前途,所以更应当通过专门的法律促进、引导、规范和保障。

  现在在产学研立法方面,修订好的科技进步法规定了一条,这一条应当成为我们制定产学研合作促进法的依据,所以通过立法,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在激励政策上,确实交叉、重复、过时、滞后,以及相互矛盾,通过法制的办法,可以优化产学研的合作的环境。所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所以我们基于这一项工程,能够对产学研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一个就是公共服务平台问题,这个问题也是至关重要,有效地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是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政府的功能,也是像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这样一些社会团体和其他中介机构的一项重要的职责。我们国家在科技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在国家计划体系当中,把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提上紧迫的议事日程。

  现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正在推进的,基于网络实验室建立的服务平台,就是把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同产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得到各界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一句话,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是党的十七大的大政方针,所以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开拓进取,用新的业绩作出无愧于国家和时代的贡献。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段会长做了很好的发言。今天会的最后一位发言就是介绍一下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还有开展示范单位的有关情况。

  王建华:中国产学研促进会成立以后,一系列的工作在最近启动,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建立设立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和促进奖,这个奖项经过国家科技部批准,现在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来实施,颁奖,那么这个奖项一共是两项,一个叫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一个是促进奖,创新奖是授予在产学研合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高校,促进奖是授予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的管理部门及个人。这个奖项的设立,在昨天我们开的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年会及首届二次理事会上,大家都表决通过,并且通过了我们评奖委员会的顾问,评奖委员会的主任。有两个常务副会长,段瑞春同志和石定环同志担任副主任。

  第二个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关于启动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的试点工作。这个试点的目的主要是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在示范导向方面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

  其他的各项启动工作,我们常务副会长已经做了详细的报告,我们整理过后,我们将挂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网站上。

  主持人:我们也预祝中国产学研的创新奖和促进奖在明年的年会上诞生。我们将希望这样一个示范基地的示范工作能取得成效,在下一次我们的论坛上,用更好的经验来介绍。今天我们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高峰论坛大会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添加到收藏夹】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