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高交会2021 > 高交会历届回顾 > 第十届高交会 > 新闻集锦

生物产业发展论坛(2008)举行

新闻来源:高交会交易中心 发布日期:2008-10-13

   由中国工程院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政府支持的“生物产业发展论坛(2008)——医疗器械”于2008年10月13日下午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等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王威琪院士担任论坛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邬贺铨副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司任志武副司长和深圳市许勤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刘耀院士、王威琪院士分别主持了报告会。

  随着我国生物产业的迅速发展,如何加强生物产业产、学、研沟通、交流与合作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次生物产业发展论坛的主题为“医药器械”就是从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进行阐述。这也是继2007年首届论坛以“医学生物技术”为主题成功举办以后,举办的第二届生物产业发展论坛。

  会议特别邀请了邬贺铨院士、戴尅戎院士、杨志明教授、卜绮成高级工程师、徐学敏教授、姜峰博士、徐航高级工程师、夏列波高级工程师做了大会主题报告。他们分别就信息技术和医学发展相关性问题,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我国医疗器械技术标准的挑战与改革问题,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中与医疗器械发展相关的临床诊治问题、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科研问题,我国医疗器械发展的实践情况和发展思路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

  邬贺铨院士报告了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他指出,信息通信技术的普适性、改进性和创新性毫无疑问可以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美国早在2004年“新一代美国创新”计划中就将电子医疗记录与信息交换(目标是十年内大多数美国人都有电子医疗记录)列为与氢燃料技术和宽带化并列的的三个重点。

  实际上医疗信息化首先是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重点是临床信息系统,它包括电子病历、计算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化医嘱录入系统等。临床信息系统的重点是电子病历,支持电子病历的核心技术是医学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使电子病历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安全与私密的信息交换互操作性。临床信息系统的建立将极大地降低医疗错误的发生。

  利用医院信息化还可扩展到远程医疗和家庭保健等。医疗信息化不仅指医院信息化,还包括用于研究、检验和诊断的医疗仪器的数字化。他同时指出医疗卫生信息化面临的诸多挑战:如法规保证;标准化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技术与人才问题等。

  卜绮成高级工程师做了医疗器械标准体系需要持续改革的报告。他指出,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在标准化组织机构和在标准实施框架方面已有一定基础,体现在标准管理方面和标准化组织机构上。到目前已建立21个不同门类医疗器械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国际性标准化组织(如ISO,IEC)对口的技术委员会(TC,SC)的一些活动;到2008年2月,已制订国家标准162个,行业标准556个。同时,2006年,国家药监局提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标准,按产品注册的强制性要求,现在每年大约有3000到5000个新的企业产品标准诞生。

  但是,我国医疗器械标准的差距在于:1、标准制修订周期长,和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标龄长,标准老化;2、采标率不低,但相当一部分采用的是10年前的国际标准;3、标准基础研究及技术验证没有得到普遍重视。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我国急需进一步强化企业标准化意识;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特别要发挥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的作用,尽快修订国家标准化法。

  杨志明教授报告了生物源材料在临床应用的现状。他指出,生物源材料是指以人体、动物、植物为原料,经过加工处理,成为具有诱导组织再生能力的一类材料;或通过微生物、植物表达某些蛋白,再经过提取、纯化等工艺生产出来的一类材料;或将某种功能基因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后形成的一类材料。由于生物源材料来源十分广泛,并具有与人类基因较多的同源性,因此研究十分活跃,己有较多临床应用的报道,有的已形成产品。在众多体内植入材料(第三类医疗器械)中,心血管材料、骨科整形科材料已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的“拳头”产品。在具有诱导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第三代活性材料中,生物源材料是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类材料。生物源材料在医学材料中属于再生医学范筹,目前仍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急待拓荒者来开垦,经过勤奋耕耘,一定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医学临床提供价廉、优质的组织(器官)再生修复材料。

  徐学敏教授报告了肿瘤物理治疗的技术与方法。她指出,肿瘤的物理治疗是利用微波、射频、超声、低温、红外、激光等技术,应用能量摧毁肿瘤,并可通过无创或微创局部实施。其针对性强、副作用小,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绿色”治疗方法。目前手术、放疗、化疗等为肿瘤治疗常规手段,但总体效果还不很理想。肿瘤物理治疗的关键问题在于揭示各种物理因子与肿瘤和正常组织在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乃至机体整体系统的各个水平上的相互作用规律及机理,在此基础上发展相关技术,建立全新的肿瘤物理治疗方法与手段。

  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一直与国外几乎同步,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将有助于针对国家占领医疗器械高端市场,突破国外医疗器械壁垒的战略要求,发展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肿瘤治疗技术与医疗设备。

  姜峰博士报告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概况及趋势。他指出,2007年度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运行情况较好,出口转为顺差,进出口稳步增长,政府监管趋紧,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广阔。截至2007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共有12591家,其中非国有企业占到95%以上,外资及合资企业超过50%,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接近145000家,2001年至2007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55682件。2007年度医疗器械行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销售收入1840亿元,同比增长20%。2007年出口同比增长22.47%,进口同比增长16.32%,全年贸易顺差41.33亿美元。

  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发达国家已开始盯住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集中度低及发展空间巨大等特点,加快并购本土企业。而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由于规模小,高端产品和自有产品少,R/D(研发/销售额)能力低,创新能力薄弱、研究设备和基础条件差、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等特点,难以与跨国企业抗衡,政府应给予本土企业更多的支持,尤其在企业研发资助及科技园区管理等方向的改进,以打造强势民族品牌,使其与跨国企业直接抗衡。

  戴尅戎院士做了“摆脱被动、有所作为—国产医疗器械发展中的医工结合策略”的报告。他提出,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竞争力至少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努力:1、鼓励和加强科技投入、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形成有实效的医工结合。2、完善转化机制。为了更好的使科研成果向产业化转变,需要我国各大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鼓励吸引医学与工程技术人员更积极地投入各层次、特别是具有自主创新的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及产业化。3、建立龙头企业。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现状下,要形成自己的龙头企业,必须进行企业间的重组与联合,同时还要借助于各大院校与研究机构科研人才的积极参与。通过重组与联合,可以使科技、资金及人才集中,有利于新技术及新品牌的建立,为龙头企业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条件。

  在我国巨大的医疗市场背景下,在发达国家医疗器械占据主导地位的压力下,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应该顶住压力,迎接挑战,争取在不远的将来摆脱被动,有所作为。

  徐航董事长也就迈瑞公司成立17年来的发展,在实行自主创新策略、技术储备与积累、市场开拓、资金运作、基础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呼吁政府在对民族品牌的支持上有更深的思考和作为。

  夏列波副总经理做了产学研结合发展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报告。提出在中国企业普遍研发资金微薄、基础条件微弱的情况下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技术的相对优势,通过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紧密合作,共赢发展。

  王威琪执行主席主持了会议讨论并做了总结发言。出席会议的代表就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大家在交流中获得了收益。此次论坛的特点是学术气氛浓、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交流中大家认识到目前我国生物产业无论在资金、人才储备、技术积累和管理水平上,与国际巨头还存在显著差距,未来的挑战也还很多。生物产业的发展,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政府的介入也是必不可少的。论坛的举办,引发了各界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思考。与会者认为有必要定期举办产业发展论坛,吸引更多的基础研究、研发生产、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对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研讨,为促进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添加到收藏夹】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