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高交会2021 > 高交会历届回顾 > 第十五届高交会 > 论坛及活动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出席记者服务广场活动

新闻来源:高交会组委会 发布日期:2013-11-19

      1118日下午4时,第十五届高交会记者服务广场在会展中心314会议室举行,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出席活动并就光子技术、超级Wifi无线互联解决方案、Meta-RF新型卫星通信产品等方面的提问一一解答。  

  刘若鹏自小在深圳长大,自深圳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浙江大学、美国杜克大学求学,被称为深圳新生代科技专家2009116日,世界顶尖期刊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超材料的论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25岁的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刘若鹏,他率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隐形衣”,可以引导微波“转向”,从而防止物体被发现,这一成果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引起轰动。 20107月,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引揭牌成立,年仅26岁的刘若鹏博士出任该院院长。

  会上有记者就光启在深圳地铁铺设超级Wifi的进展情况向刘若鹏院长提问。刘若鹏院长透露,目前光启在地铁隧道内的设备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蛇口线已进入超级Wifi的试运行阶段。刘院长提到,在热点拥挤的情况下,无线信号过强不仅解决不了上网接入的问题,反而会干扰其它热点的正常工作,并且增大了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为此,超级Wifi无线互联解决方案进行了定制化的功率控制优化方案,使辐射功率降低、接入速度提升。因此,刘院长相信在不久之后,深圳市民就可以在坐地铁的同时,免费使用Wifi上网看视频了。 

  另外,刘若鹏院长简要介绍了光启研究院的成立背景,认为深圳政府在建立一批新兴的科研机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是“深圳模式”的新体现,包括光启研究院在内的许多科研机构以民营非企业、政府注资等多种不同形式落户深圳,未来必将孵化出一批“新腾讯”。 

 附:记者服务广场:撩开神秘“隐身衣” 走进神奇光子时代 

  实录内容: 

  张荣刚:各位媒体朋友,很高兴跟大家相聚在高交会记者服务广场,我们每一年都试图给大家惊喜,我们今年经过千挑万选确定了主题。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浙江出了一个牛人发明了隐身衣。我就很纳闷,本来是深圳的,怎么成为浙江的呢?浙江的牛人也好,深圳的牛人也好,刘若鹏是中国的牛人,乃至世界的牛人。这位是刚刚过而立之年的“老”科学家,要为大家解密隐身衣后面的光子时代。这位年轻的专家是深圳本土普通家庭走出来的专家,曾经就读于深圳中学,上了本科以后去了美国杜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这么年轻的人也曾受到我们国家最高领导机关邀请到北戴河度假的一位年轻科学家。是我们国家超材料学科的带头人,也是宽频超材料隐身衣的发明人。他的科研曾在《自然》上发表,也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顶尖学术机构做过演讲,是我们国家多位主要领导重点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的代表。介绍了这么一大堆,年轻科学家不平凡的经历和这么多学术成就,大家知道了这位是刘若鹏先生。今天利用这个机会让他给我们揭开神奇的光子时代,请刘若鹏博士先简单地介绍几句,然后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刘若鹏: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也非常感谢组委会今天给予我这么好的机会,让我有幸代表光启向各位媒体介绍。我想在座的媒体朋友,我们之前也都有合作过,国家领导人来视察的时候也有非常多的相关报道。光启2010年成立,我们一直考虑的事情是怎么样把源头创新的发明创造真正应用和服务到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这也是以徐光启命名成立以后一直希望做的事情。当时我和五位小伙伴,我自己26岁那一年就回国了,回到深圳进一步开拓相关的事业。 

  我们现在主要是Meta-RF电磁调制技术、超材料技术、智能光子技术这几项比较重要的技术为我们重点的开发领域,开发他们在智慧园区、航空航天和无线互联这三个应用领域的若干个应用。光启是非常开放式的创新,也有非常多的报道关于超材料隐身衣,关于超材料新的创新机制。去年我们在高交会发布了无线互联的技术。今年我们带给业界的是更新的技术智能光子技术,这也是我们宽频电磁波频谱中人能够看到的可见光的技术。智能光子技术这一块将光应用到生活中的认证,产品防伪,消费支付等领域。在支付领域,通过手机APP软件能够关联各类银行卡、信用卡和打折卡、会员卡等。通过一束光动态进行加密,可以实现身份认证,门禁开启和其他的认证。在光子覆盖领域,用光传输音乐,实现没有电磁辐射,安全的,保密的绿色传输通道。这次在6号馆打造的未来光子时代体验馆就是想告诉大家在光里面有非常多的领域可以应用,我们未来的生产和生活会更安全,更便捷。 

  这是我整体的介绍。光启希望以改变世界创新为己任,真正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性发展。今天的见面会很难得,有这么多的媒体朋友前来参加这个活动,我希望留更多的时间给媒体朋友,我们进行互动。 

  张荣刚:感谢刘院长简要的介绍,毕竟是科学家,他的介绍我听懂了一部分,各位媒体朋友比我更懂。接下来是媒体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南方日报的记者,第一,关于超材料,据说这次会展中心使用了无线WIFI,其中就有光启超材料的技术,能否帮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它的信号跟普通的WIFI有什么不一样?在一层展馆的信号还是有时候连不上?第二,电磁调制机制是什么东西?会不会在后续的高交会上有新的内容发布?第三,在前天光启的新闻发布会上,15年前腾讯参加高交会,现在腾讯已经是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这两年光启在高交会上也有很大的成绩,看15年后光启能否成为下一个腾讯,您对这个看法怎么看,您认为未来光启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刘若鹏:我先谈一下电磁调制技术,关于WIFI的问题。我们谈到WIFI,手机使用的WIFI连上就可以用了,这个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使用WIFI感觉比较好的时候,大家通常的经验是在家里面好一点,但是在展会以及公交系统上,WIFI系统非常复杂。其中很大的问题在于,在人流量很大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用一个热点为所有的用户提供无线接入,一个点只能接60个人,到了会展中心上千人,这就非常复杂,要把很多的热点放在一起。当这些热点跟用户接触的时候,热点跟热点之间协同不好,很容易打架。它们发出来的无线电磁波互相打架的时候,即使带宽很宽,但是手机也不能上网。就像高速公路很宽,但是收费站是一个独木桥,这使得WIFI接入就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电磁调制技术就是要把电磁波调制到热点与热点之间没有干扰,使得所有的道路都相互独立覆盖用户,这样用户就不仅有一条路可以上高速,他有很多条路。比如6号馆我们分成了18条路,而不是只有一条。这样控制好了以后,我们对整个系统进行功率优化以后,它就可以有非常好的性能,实现覆盖非常大流量的人流。 

  我跟高交会的领导也有过沟通,我们整个系统做完了以后,通过压力测试效果非常好。但是在一些展馆里面,我们现在也看到一些新的问题,有很多参展商会自己布WIFI,让自己局部展厅的效果好,这就又增加了WIFI的问题。这不仅有新技术的问题,还有管理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统一提供非常好的服务,不让展馆之间的WIFI打架,如果会展中心使用这个服务的话完全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服务,就不太会出现卡的情况。我们还会持续做这样的事情。对于其他复杂的环境里面也是存在这个问题的,包括地铁控制车辆运行和停止的信号跟WIFI是一样的信号,这也会有打架的信号,互相干扰的现象,我们都要控制它。把人眼看不见的,但是对人们特别重要的电磁波,对这个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管理得好的话就是好的技术,而管理好的手段就是超材料技术做剪裁。 

  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要把底层的基础技术研究弄清楚,在这个领域里面确实有很多科学的问题,而且很重要的事情是真正把技术创新推到应用,真正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创新是要有结果的,结果是真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好的改变,让人们更加方便,更加安全,更加便捷。包括市里面的领导希望我们未来能够发展出更加好的创新企业,这也是我们这个团队回国的宿愿,一心想做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也在非常快地开拓产业化的进程,包括我们已经有一支产业化投资基金,有20亿的规模,是发改委重点扶持的基金。未来光启是一个更加开放的模式,我们一直做的是开放式的创新,大家共同来做这个创新的变革。它的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会呈现出更加适合于从源头基础研究转化为生产力。 

  张荣刚:未来15年光启会否成为第二个腾讯,他回答得非常巧妙,他是带动一批企业,希望更多的腾讯式的企业从高交会走出来,从深圳走出来。 

  记者:刘院长,您的发布会我也参加了。去年超级WIFI和今年的超级WIFI都在会展中心应用了。深圳前段时间的信息工作会议提出来到2015年重点区域WIFI的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您的超级WIFI在这里面占多大比重? 

  刘若鹏:深圳建设智慧城市,加速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消费都是看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各行各业深刻变革的影响。我们在这个大的领域里面也在做我们核心的工作。我们跟深圳的城市建设发展进程是息息相关的。我刚才提到了地铁,这是我们今年主要做的工程。深圳一些新的智慧园区,还有新的楼宇里面,我们也已经开始把这样的技术带给用户,不仅仅是可以用WIFI上网,还带来很多跟无线相关的技术服务。你说的大概会占多大比重,我们也没有做过多的统计,它的场合不太一样,需要用到的技术不太一样,我们的技术格外适合复杂环境,多电磁干扰情况的技术。当然也有可能会比较空旷的场合,也可以用其他的技术,甚至这个技术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一定会在这个领域做非常多的工作。我们上午跟福田区签署了福田区智慧教育项目,就是把我们的无线技术,而且把我们整合起来的教育界的行业企业联合在一起共同做智慧教育项目。我们是分领域、分行业地推动。深圳的建设速度非常快,大家很快会接触到我们很多新的服务。 

  张荣刚:是免费的还是收费的? 

  刘若鹏:我不敢说全部都免费,我们不是运营商,但地铁应该是免费的。 

  张荣刚:如果是免费的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接下来哪位记者? 

  记者:我是深圳特区报的记者,从去年就开始说要在地铁布局WIFI,这个事情的进展怎么样了?如果布局好了以后,我们在地铁里面能不能做到边坐地铁边上网,甚至看视频? 

  刘若鹏:我来之前也有记者问这个问题,我们今年花了很大的力气做这个工程。地铁的隧道里面是非常复杂的环境,深圳已经算是信息化做得不错的地方,在其他城市,隧道比深圳的情况还要麻烦一些。我们在主要的线路上,所有的铺设,我们要交付的产品施工都已经完成了。蛇口线已经开始试运营,看在地铁里面上网有没有问题,电磁波信号会不会影响到地铁的运行。如果试运营完了以后,这个肯定是由地铁集团来确定最终的时间点,会向所有的老百姓开放,免费这个事我是知道的,免费向老百姓提供WIFI服务,现在已经进入到最后一公里的节奏。我们也非常期待相关的运营方,早日一起共同宣布这个事情。这一套系统只要进入系统以后,在站台,在地铁上,在不同的跨点都是漫游的,在地铁确实可以上网。而且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数据、新闻,在列车里面,在中控中心还有很多数据,我们也在那里建设了平台。你说能不能在列车里下载视频,答案是可以的。我们是做技术活的,我们的前期工作已经做了非常多了,我们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蛇口线已经在运营了。 

  张荣刚:大家能不能关注WIFI以外的问题。 

  记者:刘院长,我是第一财经日报的,我想问一下中国的技术跟外国的技术比是什么趋势,是超越、追赶还是持平? 

  刘若鹏:用光进行支付,用光进行认证,用光进行防伪,用光进行覆盖,这样的产业化商品在全球是属于第一次发布。在学术领域里面我们看到很多关于光的研究,还有激光、照明,也有一些基于光的信息研究。但是跟光子相关的业务,这个是大家都还没有做的。我们的产品比其他任何相类似的企业是快得多的,也是最早提供这样的产品的。我们在2012年1月份就已经把光子认证系统交付给用户使用,包括我自己现在也在使用这样的产品。用一个简单的词来形容就是“引领”,既不是超越,也不是追赶,而是“引领”的状态。 

  记者:免费WIFI是5条地铁线都开通吗? 

  刘若鹏:对,我们在做技术方案和解决方案的时候,所有的站台、列车,所有的线是连通在一起的。但是逐条开通,还是一起开通取决于运营方。4号线除外。 

  记者:这个速度到底有多快? 

  刘若鹏:总共的带宽比较快,到底分到每个人取决于是高峰期还是人比较少的时候。另外有很多内容,有很多是本地内容,还有出外网的内容,本地内容和出外网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个要根据具体的体验有区别。最高峰是上百兆,但因为这里面非常复杂,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在里面,所以最后要看最小的这一块是多大。我不敢给出一个非常具体的数,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 

  记者:我是广州日报的记者,第一,关于智能光子,我们渠道未来光子体验馆非常神奇,您刚才说到了电磁波的辐射,我们在体验馆看到的光子好像可以用来上网。 

  刘若鹏:你看到的是可以听音乐,所有的音乐无线信号都是通过灯光传输。 

  记者:您刚才说用光子可以避免电磁波的对人体的影响。 

  刘若鹏:对。 

  记者:我就想问一下光子跟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有什么区别? 

  刘若鹏:电磁波有一个术语叫频率,电磁波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频率,我们所说的WIFI也好,2G也好,3G也好,4G也好,这些大家听得比较多的词,翻译到电磁波上是在不同的频率。当这个频率在通信频率上就属于射频,但是往高走,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电磁波就变成人眼可见的,就是光。我们人眼只是看到很少一部分的电磁波。频率再高就到紫外了,这对人体有一些危害。谈到辐射的问题,对于通信的射频电磁波,它的频段跟微波炉的频段几乎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加热,也不能说是开放式的微波炉,但确实有这样的能量在空间中传。关于手机也有很多关于电磁波对人体辐射量的标准,我们国家的标准还是比较严格的。但毕竟现在的通信设备比较多,每个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有的人觉得头疼,有的人觉得哪里疼,它确实会有这样的影响。 

  但是对于自然的光来讲,毕竟它不是强光,人们一直都生活在阳光下,只要它不是紫外线或者确实对人体特殊的光。人体对光的反映是非常正常的反映,是人这个物种本身就接受的“辐射”。从这个角度来讲,光作为一种更加绿色的传输通道指的是我们尽量少用电磁波,多用一点更加安全健康的技术手段,进行无线服务和无线业务。在体验区里面,我们主要推的产品是光子会议系统,我们就是用光来做无线会议系统,让这个会议系统不受电磁波的干扰。 

  记者:关于这些技术孵化的深圳模式问题,刚才有朋友问到你们跟腾讯类比的事情,腾讯是一家企业,但是我们看到光启研究院是一家民办非企业,这就意味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或者通俗地讲是不是带有事业单位,你们刚落户的时候有这个说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你们的技术孵化以及技术产业化有什么利弊?你们怎么样看待未来的产业化路径? 

  刘若鹏:从2012年开始大家就特别关注这个事情,科技源头创新产业在中国该如何走,这是非常受人关注的事情,为此国家领导也进行多次调研。我们之前常谈到的是科技与产业两张皮,很高端的技术可能束之高阁了,产业又迟迟找不到核心竞争力,怎么样让他做得更好,这两个东西一直对接不到一起。深圳市一直在推动,当时就提出来建立一批新兴的科研机构,在新兴科研机构里面有非常多不同的形式,有传统的科研机构进行改革,新的科研机构怎么建立,我们是属于其中的一类代表。我们的特征是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这个方式是什么呢?总结一下就是政府养事不养人。民办非企业研究院是由我们公司全资注资成立的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它的非企业性在于民办非企业是在民政局注册,而不是在工商局注册,这个研究机构是没有股权的,这样来保证所有的收入和资金都是用于更新的研发和研究的。当然在企业里面,股权这些东西都会有。民办非企业的研究机构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一方面要做的事情是非常源头的科技创新,它的研究工作是一个都少不了的。但同时如果产业化不成功的话大家将没饭吃。一头拉的是原创的基础研究,另一头是倒逼制度,叫做背水一战、倒计时,到点了资金链断了就走不下去了。在这样的压力下促进大家去做更好的基础创新工作。 

  对于这样一类新兴的科研机构,大家只有非常快速地进行研发,而且要取得成果,要进入到应用才能获得更多的资助和市场的青睐。这是把科技和产业拉在一起的方法,并且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因为研发成果出来了以后有产业化公司,他可以推动商业化。我们希望15年以后能够出现一批腾讯,而不是一个腾讯。 

  张荣刚:咱们研究院不仅仅是在光子领域,而且是在科研和研发以及产业化之间探索一种深圳模式。 

  刘若鹏:是的,所以国家领导当时在重要文件上的批示也是说光启的这个模式是源头创新与产业化无缝衔接的重要模式探索。 

  张荣刚:这个探索如果成功的话不亚于腾讯对社会的贡献。还有哪位记者有问题? 

  记者:我是证券时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你们的人才构成是怎样的,以及你们怎么吸引到比较知名的科学家?刚才提到产业化的问题,你们的超级WIFI除了在深圳布局之外,有没有在全国其他地方进行布局?刚才提到产业化由投资公司做,是只由这个公司做还是有其他的合作伙伴?还有资金问题,研发需要大量的投资,你们的投资方主要是谁,每年的投入大概有多少?未来你们公司有没有上市计划? 

  刘若鹏:我们是民办机构,光启研究院是我们产业化公司的技术创新平台。我们的技术创新领域已经开始逐渐清晰化,有越来越多的领导得到应用。我们已经是分业务板块地推动产业化,下面有专业化的企业推动相关领域的产业化工作。我们不仅在全国布局,而且在全世界布局,我们很多产品卖到了国外。关于产业化这块会分不同的领域做全球的市场。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计划,我们在具体的板块确实有上市的计划,但因为我们是新企业,而且很多公司是刚刚开始做产业化,还需要排队,还需要等待时间。但我们现在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关于资本来源,研发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这是对的。我们在关键性的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我们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国家的相关研发,这是竞争性争取来的经费支持。但很重要的一点,在所有的产业化公司里面有产业带来的收入,这个正向的滚动也进一步促进和刺激我们每一块应用更多的投入。我们有资格合作的几个基金共同支持我们的产业。在产业化方面,前期的资金和吸引风险投资参与到项目中来。我们的融资体系是非常好的,可以说资本跟源头创新完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也在跟大型的机构开拓一支100亿的基金。 

  我们的人才结构,如果算上所有的产业化企业和研究院,我们不仅仅有研发人员,还有很多行业里面的相关人员,包括运营团队,资本运营团队,销售团队等,我们要完整地推动全链条的源头技术创新到最后产业化的过程,而不是人为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会上市,而且不是一个。 

  记者:您刚刚提到业绩增长很快,能不能给具体的数据?您说合作的资本基金,有具体的公司吗?您所吸引到的风投具体有哪些? 

  刘若鹏:光启是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光启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做超材料产业,我们是拉动整个产业链。我们最顶层的是核心技术,我们的专利池,还有我们制定的标准,这个行业的国家标准在我们这里。第二层是跟我们这个技术直接相关的应用产业化公司,包括跟航空航天相关的,包括跟无线互联相关的产业化公司,这些是我们自己亲自做的企业。第三是跟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的,我们参股的公司,跟他们是在股权上进行合作,在产品和服务上也进行合作,是双合作。不是我们要融资多少钱,是我们往外投多少钱。我们的第一个VC基金是跟松禾资本合作的,这个基金已经运营了一年了。第二个基金很快也会出来,是跟平安集团合作的,这个基金有100亿的规模。 

  张荣刚:还有没有记者提问?没有的话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刘院长在高交会期间来这里比较多,跟记者见面比较多,以后会更致力于产业化的具体工作。今天到这里也很难得,接下来的时间,如果有媒体希望面对面跟刘院长交流的话,我们不反对,那就刘院长自己作主。接下来第三环节进行自主采访。谢谢各位媒体朋友! 

   

【添加到收藏夹】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