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高交会2022 > 高交会历届回顾 > 第十六届高交会 > 论坛及活动

2014中国高新技术论坛——新一代信息技术峰会(下半场)现场实录

新闻来源:高交会组委会 发布日期:2014-11-17

  第十六届高交会中国高新技术论坛——新一代信息技术峰会于11月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五楼簕杜鹃厅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趋势及智慧城市发展商机”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业务创新与企业变革”等议题,对未来互联网、大数据等开展演讲与探讨。

  本次峰会分上午与下午进行两场演讲,下半场由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秘书长陈一木先生主持,邀请到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原国家信息中心主任高新民,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中兴力维执行董事长祝金程,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成都羿明科技有限公司CEO赵良,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张宝峰,国际消费电子学会主席斯特凡?莫萨,重点讨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业务创新、云计算和应用”等话题。同时出席论坛的还有来自各地省市政府,和使馆的官员,大型科技机构代表,和全球500强企业高管,以及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和有关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具体演讲内容见资本市场论坛现场实录)

     

  主持人: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秘书长 陈一木

  附:新一代信息技术峰会现场实录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本次大会的主持人,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秘书长陈一木,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大会,也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做主持。 

    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一代的移动通信,下一代的互联网云计算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它将不断催生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新的应用,新一代技术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强占科技发展的突破口。今天下午的论坛就是讨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业务创新,云计算和应用等话题。 

    本次论坛我们有幸邀请到众多的国内外嘉宾,及相关重要人士出席,在此我们与他们一同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也要特别感谢主办方及各家协办支持单位对于本论坛的帮助与关注,特别是要感谢北方科技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思科公司等单位给予本论坛的支持及大力的协助。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出席本论坛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他们分别是: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原国家信息中心主任高新民先生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先生 

    中兴力维执行董事长祝金程先生 

    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先生 

    成都羿明科技有限公司CEO赵良先生 

    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张宝峰先生 

    国际消费电子学会主席斯特凡.莫萨先生 

    出席今天的会议还有来自各地省市政府,和使馆的官员,大型科技机构代表,和全球500强企业高管,以及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和有关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在此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有请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原国家信息中心主任高新民先生给我们做产业互联网时代与企业转型的专题报告。请大家欢迎。 

    高新民: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感谢组委会邀请我参加这次论坛,我想讲一下有关互联网最近的变化,以及其对于整个经济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的20周年,也是一个结点。我们认为,互联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网民的规模,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像电商、网购这些非常明显的许多领域里,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而且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结点,这个结点正向其他的方向进一步渗透、融合,促进各方面的转型。今天我就来讲有关这方面的一些内容。 

    我个人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就是互联网为什么要进入一个新的结点?从互联网今天技术上的发展来看,我今天主要讲移动互联网,其实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标志性转变结点中很重要的技术,这项技术促进了互联网金融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我把概括为三个变化。在这三个变化的基础上,产生了产业互联网,我将进一步解释。对于互联网,我们互联网协会曾经提出一个观点,我们的互联网尽管发展的很快、很好,但基本上还是消费型的互联网,无论互联网是用于浏览信息、社交,或是电子商务,都是以个人消费为主的,在2009年之前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互联网应该从消费型互联网逐步转向生产型互联网,促进企业利用互联网来进行生产、经营、服务等各方面活动,还有在管理的部分发挥作用,这样的互联网被称作生产互联网。目前这个结点只是一个概念,还没有成熟,也没被很多人关注。近两年由于这个转型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内、国际上的讨论非常多,因此我想讲讲这个。 

    在这个环境下面我们企业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获得发展,无论哪个行业,如果不拥抱互联网,就有被颠覆的危险。“颠覆”这两个字在企业家看来是准确的,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讲这个词还不能全面的概括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作用。 

    新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我也再不去详细解释,分别是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它们共同促进了互联网进入一个新阶段。我认为其中有三个变化,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无所不在的阶段,同时也加上智能化这样的两个特征。不仅仅是这样,还有其他的一些,包括原来做不到的一点,就是现在物体智能化之后可以作为互联网的结点,就是互联网在空间、主体甚至于在时间上互联网都是无所不在的。 

    现在互联网的数据在爆发性的增长,这些数据存储、处理,以及利用的能力,或者是这技术在逐渐形成,这也是一个大数据的到来。大数据的本质是什么?是指互联网的智能化,原来的数据不被充分的利用,特别是大数据,这使它的智能化程度受到了限制,现在这个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完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不仅仅是在于生活,也包括工作,包括各行各业的产业里面。 

    2、由于这样一个变化,泛在化加智能化,特别是泛在化的概念里面,原来是一个信息网络,现在的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网络,而要发生变化,就是使虚拟的网络和物理世界形成一个联合,就是叫物理信息空间,简称叫CPS,这个CPS的概念我认为是互联网进入一个新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我们现在讲网络空间,已经不能够仅仅是局限于虚拟的概念,信息网络的概念, 而要关注它的物理含义。CPS的发展现在还仅仅是开始,这个CPS的概念,对其他各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对于互联网的融合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接下来我也会讲到。 

    3、互联网原本是消费型的互联网,是以个人消费者为服务的对象,所以我们经常讲互联网是眼球经济,其商业模式之一,就是争取眼球,流量变现,这种模式还在延伸,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O2O的模式,现在创新非常多,影响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各种各样传统的服务行业,都在往这方面看。 

    我认为这仅仅还是消费型互联网的一种延伸,真正有意义的,刚刚说的,CSP在泛在化、智能化的支持下面,渗透到制造行业、服务行业、产业链的上游,现在正在开始,这个开端我们认为就是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型到生产型互联网,或者是产业互联网化这个方向发展,这个结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生产型的互联网不仅仅是为个人服务,也是为企业服务,甚至于将来可能生产型和消费型互联网是整个产业链,甚至是整个价值链的整合,这个会分不清是生产型还是消费型,但是上面的整个产业链、价值链完全整合起来,都在互联网上,这就是互联网真正要发展到的一个新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目前,由于产业的互联网化,就是刚刚说的,到底怎么样可以促进每一个产业的转型呢?这一点应该说我们电商的发展促使零售业的转型,对于媒体的转型,对于娱乐业的转型,出版界的转型,大家都看到了,现在零售业的门店,已经被电商冲击的非常厉害,所以这个问题是很典型的。 

    最近2年,金融业开始讨论互联网金融,我认为互联网金融要对传统的金融业产生像电商对传统的零售业一样的冲击还有一段时间,还不止现在,但是也很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现在不是谈服务业,是谈制造业,制造业产业互联网化问题就更深刻了,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什么叫产业互联网化,或者叫产业互联网,我认为产业互联网化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是在传统企业和互联网的企业,竞争合作当中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形态,这是我认为是真产业互联网化的概念。 

    同时互联网不仅仅是产业形态和互联网技术,除了技术之外,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对于传统产业的渗透,影响。这是互联网产业,或者叫产业互联网化是否从这两个方面理解? 

    目前,产业互联网化我认为是刚刚开始,我们看见或者是已经在某些行业领域里面出现的好案例,新形态,有5个方面特点。 

    1、产品的个性化。按照个性定制的大规模生产,成本可接受方式做,是由于电子商务,网购,在往上游延伸,对消费行业的影响已经出现,有很多例子。 

    2、制造协同化。是整个供应链它的整个是横向协同,这个在互联网做。 

    3、整个产业服务化。很多产业不是卖产品,而是考虑卖功能,卖功能是什么?是服务,服务化是一个产业互联网化里面很重要的方向。 

    4、价值链。整个产业的价值链,这个网络的形成,使企业往价值往网络方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方向。 

    5、管理精细化。任何一个企业在任何一个时代,管理精细化仍然是一个永不衰落,非常重要的主题,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管理不仅是内部的资源,也包括社会的资源,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由于现在产业互联网化刚刚兴起,这5点也仅仅是看到的部分想象东西,有很多创新的东西我们看都看不见,这个没有关系,我们讲这5点,也应该说就给我们现在传统的企业,怎样来拥抱互联网?抓住这个产业互联网的机遇也有很多的启发。 

    消费行业变革最明显,特别是电子商务,在网上卖的绝大部分都是消费品,再往上延伸就是制造业,这很合乎逻辑的。 

    产业互联网化是产业本身的服务化,这就是卖产品变卖服务,或用卖服务来带卖产品,典型例子苹果手机。 

    苹果到现在为止应该是以硬件输入为主要,应用商店卖的软件和运用,占收入比重非常有限,但人们对苹果手机,智能手机青睐,不仅仅是它的硬件做的非常好,更多的是由于它的服务,它的应用丰富,现在安卓其它手机也开始发展,这是用服务化来代替产品制造的功能。 

    有一些行业将来可能是要卖服务,卖功能,有很多方面例子。例如打车软件,P2P租车模式,私人车对私人车 

    现在国际上在讨论什么问题?讨论汽车的共享模式,互联网公司用自己的汽车租给你,这不是人的,而且都是电气汽车,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共享的模式下面使汽车的功能发挥到极至,替代私家车,私家车一旦被替代,交通拥堵问题、城市污染问题都会得以解决,将来也会将卖汽车到卖服务。 

    价值网络也很重要,这是什么意思?平面,产业链是线型,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网络上加以利。在5个特征的情况下面,企业发展的机遇是什么?是要树立一个观念,竞争已经不是在传统的行业来竞争的,是互联网的环境下面来竞争,在这样机制下面就探讨互联网对这个行业里面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自己在这个变化当中求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去解决面临一些挑战。 

    我的观点就是互联网发生的结点,三个变化,它对真正产业互联网化时代企业,对各行各业有极大的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希望大家关注,抓住互联网金融趋势,求得企业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竞争能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高理事长给我们的精彩分享,如果有机会的话,因为今天时间很短,我希望大家能够听一下高理事长更深入的对产业互联网的一个交流,因为我是真的听过,非常的棒。 

    下面我们有请咱们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先生,他将以下一波大科技浪潮的取胜之道为题给我们做演讲,请大家欢迎。 

    吴甘沙:谢谢各位!今天我想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首先是下一波大的科技革命究竟是什么?它离我们多远?或者是多近?我们如何在这一波新的科技革命里面立于不败之地,在下面的20分钟当中我不奢望给大家一些具体的答案,我只是通过我的具体实践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心路的历程。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有激情、有情怀的梦想者,那么每一个梦想者都希望能够深处在一个上升的时空的大环境里面。 

    最近大家一定听说有一个词汇叫做——风口,它很好的去解释了我们传统上说的时和市,如果是在台风口上面的话是猪也能够被吹上天去,是吧?但是同时也有另外一个说法,大家经常听到,哎!我们好象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班班车,或者是我们没有拿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那么所以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下,现在我们究竟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我们是在风口上还是我们已经晚了?我想从宏观的科技革命的规律上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三次大的科技革命,第一次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机械化为标志,我们第一次掌握了非自然的力量,同时又有了火车、轮船等等新的交通工具的诞生。 

    2、是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延绵了100多年的时间,以电器化作为标志,我们第一次能够去存储、去运输非自然的力量,同时也可以用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新的技术来缩短时空的距离,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二战以后,信息化技术革命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还有核能、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革命。 

    它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呢?是这位叫康德拉季耶夫的老兄发现的问题,他发现经济运行是以50到60年作为一个周期,长周期更好跟第一次的科技革命吻合,这位老兄在长周期的过程当中被斯大林给镇压了,但是他的理论还是很好的预测了长周期的发生。 

    长周期结束于我们最近大家都知道的金融危机,那么现在我们是在长周期的开始阶段,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很多可能是在第4次科技革命的黎明时光,也就是说下一波的大科技革命很可能呼之欲出了。 

    我们再来看第三次科技革命当中信息技术60年的一些小周期,我们认为第一次小周期是所谓的架构化,以IBM大型机在计算机系统设计上面形成了架构化这样一种新的范式,那是在50和70年之间,第二次在70和90年之间,以苹果、英特尔、微软引起的这样一种以PC革命为标志,为主要事件。 

    第三次是90到10年,大家知道网络极大的缩短了我们的时空距离,从最早的PC互联网,到后来的移动互联网,从门户到搜索到电商再到社交网络,形成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这样一种范式。这个60年过去,下一个科技革命的小周期究竟是什么呢?这又是一个问题,这里我列出来了一些现在的重要的技术方向。 

    首先以智慧城市为纲,中间我列了三个,一个是以个性化制造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二个是移动互联网,第三个是物联网。 

    大数据和云计算是基石,大数据是根本,云计算是一重要的技术手段,这6种技术我用一个口诀把它总结下来,叫做移大山,智云物,所以大家知道这个天下大事浩浩荡荡,顺我着昌,逆我者亡,我们也有一些思考,是随着大流去做,没有人走过的路,或者是未来要走的路,所以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实践,围绕着这6个大的技术方向做了一些实践,比如说这么一个叫做艾迪森的芯片,这是在我们2009年左右开始做的,当时大家知道智能手机已经是大行其道,我们在考虑可以不可以做一个比智能手机少10倍的智能的计算机,这就像一个SD卡那么大的计算机,可以应用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个性化的制造。 

    又比如,大家可能很难想象英特尔也做了一个移动应用,社交应用,它是把你的脸部的表情抓下来,变成一个3D的模型,配上你的声音变成一个很有趣的消息发送出去,这应该是移动互联网一种新的尝试。 

    又比如说交互瓷器的概念,瓷器跟IT技术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我们把刚才的艾迪森芯片放到了瓷器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左边这个杯子,在嘉年华上都有所展示,这个杯子看上去跟一个普通的瓷杯没有任何的区别,但是你可以看到下面有一个托盘,放上去就可以充电了,这个杯的表面是可以显示内容的,这个杯子的表面是支持触摸的,大家可以想象这么一个杯子变成了一个跟你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设备,它可以支持微信、微博,能够唱歌,它能够玩游戏,所以这是一个我们作为一种交互瓷器的一种尝试,右边的是一个花瓶,也是一种瓷器,也可以唱歌,也可以显示东西,但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在于监测在屋子里面的环境质量,比如说PM2.5,甲醛等等。 

    还有在北京,我们跟北京市政府以及中科院一起做了这么一个事情,大家知道北京的雾霾很严重,那么现在政府差不多是有50个站来去监测PM2.5的情况,我们在想可以不可以用低成本的硬件,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实时实地的去监测当时你呼吸空气的质量所以我们做了一个低成本硬件,加上云、加上大数据,多维建模,同时还可以做空气质量的预测,以及污染物成因的分析,这个也是涵盖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慧城市。 

    还有一个工作叫做数据咖啡馆,我们知道咖啡馆是让人跟人之间相遇、产生思想的碰撞,我们可以不可以让数据产生这样的一种交流和碰撞呢?现在说大数据,并不是所有的都拥有大数据,所以我们创造这个环境让公司的大数据进行碰撞,比如说两个电商的数据都不是很全面的,但是他们把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就可以了。 

    我们跟两个研究机构在合作,他们都在试图去解决癌症的问题,但是他们拥有的基因样本数是非常有限的,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咖啡馆就可以让他们对癌症进行研究。所以这里面需要一个多方的研究平台,需要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数据进行定价。 

    所有的工作后面都有一些共同的线索,首先是一个方法论,就是协同创新,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在北京市这么一个PM2.5的这样一个监测,是跟北京市和中科院,我们刚才的艾迪森这块儿芯片是跟科技部以及清华大学,我们的这个交互瓷器跟深圳很多的生态系统,制作瓷器以及是制作板子,制作模块的这个生态系统,所以协同创新非常重要。 

    2、三个要素。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前面所有的工作都不外乎三个要素,一个是人,一个是设备、一个是基础设施,这三个要素是描述怎么可以增强人的能力,来丰富这么一个社会。 

    我们这些的工作我们希望能够服务于三个目的。 

    1、中国智造。大家知道在工业革命历史上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主要的阶段,就是大规模的生产标准化的东西,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阶段,是小批量的去生产个性化的东西,以及创客运动等等,作为一个标志,我们就在想能不能进入第三个阶段,大规模的去生产定制化的东西,而且中国的制造业不仅仅是电子,而且还有很多传统的制造业,比如说瓷器,衣服,我们还做了智能衣服,可以感知老人的情绪变化,同时跟老人产生一些交互,所以,我们认为,通过这些IT的技术,能够去改变我们中国制造的一种面貌。 

    2、社会创新。你公司在赚钱的同时还可以为社会做一点什么样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刚才说的老人的智能衣服,比如说我们做了一个智能的手环,可以识别聋哑人的语言,把它用声音可以表述出来,帮助一些弱势的群体,比如说环境的监测等等,都是用信息技术能够去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3、数据产业。我们说以一个公司做大数据,它不是一个大的产业,我们一定是要能够允许很多的公司一起享受大数据带来的红利,所以去支持这个产业,我们刚才的数据咖啡馆就是支持这样的一个产业。 

    关于未来我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我们从现在开始去创造未来,还有一种我们认为更好的是从未来推知现在,我们去设想什么样的未来,由未来来推知现在我们要做什么。 

    刚才说的这些技术又有了一些新的内涵,比如说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4.0,比如说认知计算,5G,2020年的5G,我们现在刚刚开始享受4G,现在大家又在说5G,比如说机器人产业,比如说数据经济,那么所有这些后面的都蕴含着三个原范式来去概括下一波的大科技革命。 

    1、智。智能和智慧。万物都有智慧,从一花一草,一沙一尘,我这个机器可以去看到人的智慧。 

    2、连。随时相连。 

    3、信。可信安全。现在每分钟可以产生300个新的安全的威胁。 

    我们2020年70亿的人口,500亿互联的设备需要一种新的可信的基础设施,所以基于这些考虑我们未来会有这样三个中心,第一个就是下一代的无线基础设施,来解决连的问题,可不可以用更开放的无线基础设施解决连的问题。 

    2、从现在的智能系统发展到自主系统,具有学习能力的系统,来解决智和信的问题。 

    3、从感知计算到认知计算,加上大数据,使得我们的机器有人和数据的智慧。 

    下一代的无线基础设施一种趋势是信息技术IT与通信技术CT的融合。过去10年我们无线的带宽增长了1000倍,空口这边是25%左右,我们认为未来10年可能有极大的变化,从空口这边获得的提升非常有限,更多的是从IT,我们怎么能够去提供更开放的平台,在我们基站提供连接的同时,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来改变我们运营的商业模式。 

    2、从智能系统到自主系统。现在有很多智能的设备,解决了边缘智能的问题,然后做的就是智能的物体,比如说刚才的杯子,比如说这个衣服,传统上跟IT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我们要提供新的用户接口,新的用户体检,新的制造方式。 

    3、智能的机器。工业4.0里面讲的各种各样的机器。包括无人打印机等等。 

    对于会进入到自主系统,会有认知能力的机器人,到2020年机器人的产业就有近2000亿的市场,所以这里面需要解决一个智的问题,另外是解决信的问题,如果是一个机器人把你的手机放在微波炉里面就会出现问题了,所以基础设施必须是可信的。 

    最后就是感知加上认知加上大数据的分析,2020年70亿的人口,500亿的互联设备,每年产生35ZB的数据,现在我们做了这么小的一个3D的摄像头,可以帮助我们做感知,比如说我们对神经网络具有加速,它可以去做更好的认知。 

    大家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超体》,他说我们人的智慧、能力是开发了30%,第二部叫做大数据的分析,它更多的是从上帝的视觉去了解这个世界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以及未来要发生什么,这相当于《超体》里面女主角大脑的潜能已经开发到70%,最后可以不可以做一种数据交换的平台,让知识可以传承,这个是真正达到100%开发的能力,所以我们首先希望在感知、认知这块儿做最好的平台,大数据分析这块儿做最快,数据交换这块儿做最安全。 

    最后,在科技浪潮要取胜的话希望可以做到这几点。要去关注人类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2、协同创新,我们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跟产业界、学术界、以及政府协同。 

    3、方法、手段就是由未来推知现在,把现在作为未来的函数,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总给我们的精彩演讲。他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未来的趋势和我们努力的方向,那么下面我们有请中兴力维执行董事长祝金程给我们做移动互联网与安防产业的演讲。大家欢迎。 

    祝金程: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安防产业与移动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怎么让我们安防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腾飞。 

    刚才听了吴总和咱们高会长的这些精彩演讲,他们讲的都是非常高深的数据,我这里可能就是更现实一点,我们目前可以做到的这些事,和我们产业可以达到的一个方向。 

    可能在座很多不知道,中国的安防企业是一个很大的行业,我刚才吃饭的时候跟一个朋友坐在边上交换名片,他说你们这个行业好像是从朝阳企业,一年之间又变成了夕阳企业,什么意思?因为竞争很激烈,但是还没有达到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不过在这个竞争中给社会和大家提供的整个的安防产业的产品及服务就更加多样化。 

    这个产业大家可以看从这个图上,产品占了一定的比例,在这个工程与服务其实占一个大头,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运营服务,整个的产业链超过4000亿人民币,这么一个规模,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实际上安防这个产业已经逐步的开始向各个行业融合,刚才尤其咱们的高会长讲到的这一点,我觉得就非常的好,很多东西融合进去了,就已经不再是一个专门讲安防,我们的监控摄像头,就逐步用在生产自动化,逐步的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人们生活的水平和质量,所以很多实际上从安防产业起家。 

    这个是一些最新的数据,一直都在高速的增长,稍稍回顾1、2分钟看一下,现在这个产业是如火如荼,仅仅15年之前还是一个很小的产业,或者是一个不太受关注的产业,也就是一个保安,就是一个人防为主的这么一个产业。 

    在过去的仅仅是10年、20年的时间,实际上就已经大大的从人防转变成了一种科技防,就是通过大量的摄像机,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大量的传感设备使它成为你其实可以坐在今天开会的会场,你可以坐在家里,任何地方,拿出手机你可以控制和感知你的办公室、生产线和任何的地方,这个变化是非常快的。 

    还有一些在座的还不太知道或者是还没有充分来享受到这些其实已经存在,非常便宜的,非常有竞争力价格的这种服务就在你的身边,还没有利用起来,其实利用起来可以跟你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这就讲到了移动互联网与安防行业的变化。 

    这里举的这个例子就是说,尤其是视频监控,这个摄像头可以设置在各个场所,比如说在中国非常多连锁经营的商铺,或者是一些公司,或者是总公司、子公司的关系,它的店铺或者是他的分公司或者是商铺可以遍布全国各地,你的摄像头可以在当地,这个当地也可以进行一个信号采集,以及监控,在当地可以做一些分析和一些处理,不过同时也可以把这些信号完全都存入互联网,到了互联网上,一下就方便了,要不然怎么叫移动互联网,现在你可以立刻通过手机,可以通过是全球性的,就连奥巴马访问中国的时候也非常方便的看一看他在白宫里面,或者是他家里面的后院狗怎么样,游泳池有没有孩子在玩,都可以监控到,这个其实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 

    我们公司已经把这个产品很成熟的推向了市场,也就这么几年的时间,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一方面我觉得就是说尤其是我们发觉了一些连锁经营的店铺,它希望能够监控到,比如说有一个食品连锁店,希望监控到有非常多分店的冰柜的温度,要监控到原料的来源,因为是很多都是连锁经营的,总店会受到罚款,尤其是常常是分店为了省钱等等一些过期的东西一定要扔掉。 

    原来通过一个很松散的管理,现在可以通过这种监控进行一个更加有力的管理,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和安防可以是无处不在。我们再往下拨一层,刚才吴总也说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信息还造成了一个现象,什么现象?就是咱们现在其实有点信息量过于庞大,整个的网络系统不堪重负,造成常常这个信号下载不下来,也就是说这个带宽是一个大的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有4G,有的人买了4G,说4G的电话费不得了,你得买好服务包,买一个好的条款。由于大量的高清晰的信号,以及大流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所带来的温度、压力、空调的运行状况等等信息的传送都需要占大量的带宽,所以就造成了对网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一点,向诸位也介绍一下,在安防领域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工作,高效压缩技术也是在层出不穷的在向前推进,大家可能知道电信联盟把这个图像信号进行压缩的编码系统,从最初的H.261到现在不断向新的编码系统推进,在最近推出的,也就是去年正式发布了H.265的系统,各个公司都在运用最新的编码标准,但是你的算法和压缩技术每个公司都不同,希望可以推出H.265新的压缩技术的编码摄像机,可以更加节省带宽,节省内存。 

    过去经过很多轮的竞争,都是由大牌的国际公司推出的,这次也非常荣幸的向诸位介绍我们公司发布的全球首款H.265的摄像机,这个也是行业内比较震惊的,中国的制造变成一个中国创造,可以拿出一个最新的。 

    压缩技术是什么?就是原来同样质量的图片信号、原来是高清的信息、原来是需要大概4兆的带宽来传输,现在压缩到原来带宽的1/3,就是1.5兆就可以来传输了,这给大家带来的益处是什么?在紧急应急监控室,在一个大量的图像信号接进来的紧急控制室,以及大家看视频也好,大家看手机也好,原来你是点一下,就得等,又得等,有时候需要等很久,才可以看到图像,这就是它一个带宽不够,下载需要时间,现在如果说需要的带宽更小了,下载时间快了,就基本上不用等了,甚至在有一些你根本就无法观看图像的环境下也可以观看了,这就是压缩技术在不断变革的原因。 

    你可以看到在手机上的软件,这当然也是不跟安全完全一样,但是是很类似的技术,有一些APP,你需要看视频什么的,它需要的带宽和其他的APP是不一样的,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殊技术,这一点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些东西,另外就向诸位分享一下,如果诸位参加了上午的一些讨论的话,知道今天上午特别强调的是讲了智慧城市,就是云计算等等大数据计算这些概念,尤其是现在智慧城市,应该说是一个热度非常高的一个词汇。 

    我们怎么从安防角度非常简单的、最基本的东西去理解什么是智慧城市?实际上很简单,从最基础的来看,最底层其实是一个感知层,也就是说各种信号的采集是最基本的,这些就包括比如我们温度的采集,我们的粉尘信号的采集,我们的电压、电流、亮度,我们摄像头视频的采集,门禁系统的开关等等,大量的数据采集过来,之后再经过互联网的上传,一般来说一个工业或者说采集这个信号都有一定的用途,在一个智慧城市中一个基本的单位叫平安城市,或者是智慧交通,或者是交通卡看系统,对于超速、闯红灯都有管理,通过大量的视频信号进行分析,看看有没有违反的情况,打架或者是出现一些案件怎么来追踪,回放这些信息。这个管理平台如果再接上去,更高一层进行一些数据的处理,大数据的分析,就逐步进入到智慧城市这个平台。 

    今天早上也说了还有一些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等,起码这一个行业接进去就告诉整个交通的运输情况,你可以走哪一条线,不可以走哪一条线,今天上班怎么走会更节省时间,都可以把这个信号送到你的手机上,或者是GPS的系统上,再大一点,安防的紧急事件,哪一些有火灾,都可以及时的能够跟每一位使用者沟通。 

    另外在这个大的平台上衍生出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智慧城市的一些其他的软件,以及编码系统。 大家都看到了,我想跟诸位分享的就是一个,我们怎么通过安防系统以及我们的移动互联网是怎么沟通起来的,怎么建立起来一种大的平台,设立整个的智慧城市这么一个模型。 

    最后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我们公司在整个中国的安防企业当中的一个发展过程。 

    我们是中兴通讯的一个子公司,开始独立运行是从2005年开始,独立运行已经将近10年了,不仅在通讯行业占据最大的市场的份额,我们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等所有他们的基站的40%,超过50万基站的无人监控,都是由我们公司来进行协助,也大规模的发展到了平安城市、铁路、电力等等这些的一些安防的设备,中兴也获得了非常多的荣誉,被相关的协会推举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平安城市建设的推荐品牌,并且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就不在这里一一说了。 

    刚才我说今年9月份我们推出了全球第一款H.265高清摄像头,这个也获得了安博会的特等奖,这个奖一定是全球领先的才可以获得。 

    我们在2年多前推出全球首款的智能红外边角的球机,在7年前我们建成了全球第一个录像、视频信号接入,建的是全球最大的平台,这么多信号,我们同时介入一个平台,这些信号都同时在录像,这一点,大家觉得就是当时是比较震惊,觉得这个平台肯定支持不了,会垮下去的,好在中兴力维有中兴通讯这么一个长期的力量。 

    跟大家做一个总结,作为安防行业的一名领军企业,就是我们确实看到了移动通讯给安防企业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机遇,移动通讯以及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实际上已经使我们的安防行业在向各个行业渗透或者是转移,我们在做的很多项目中已经发现已经不仅仅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个安全,常常实际上是为客户提供一个高效运营,比如说在火车,铁路系统,最早按了很多摄像头是为了防爆,慢慢的发现这些摄像头可以帮助他来调度和知道现场的一些问题,我们做了一些包括电厂,他们把这个视频信号接入,他们不叫安防系统,叫工业信息系统,从工业电视上来帮助它指挥和调度,希望在座各位为中国企业的高科技和不断的一起喝彩、一起前行,谢谢诸位。 

    主持人:再次感谢我们中兴的祝总给我们的精彩演讲。 

    我们刚刚听到的都是咱们国内的,下面来听一下我们德国的北威州投资促进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先生给我们做的德国工业的4.0。大家欢迎。 

    封兴良: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讲德国的4.0,我认为安保系统早已达到了工业4.0的标准,刚才吴院长也讲到4次工业革命,今天这里面我也会提到4次工业革命,我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这4次工业革命的情况。 

    我们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蒸汽机发明之后,到1917年福特发明了流水线生产。 

    在这里有两条曲线,一条是蓝色,还有一条是红色,在工业革命之前定制一件东西是手工业来造,比如说英国女王要造一辆马车就要去马车司制定一个,她可以提出各种要求,要镀金、镀银都可以,工业革命之后开始自动化生产了,这个都是系列,批量生产,最后使用的劳斯莱斯几乎都相同。 

    我们可以看到到190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工业生产到了最低点。下一张图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是1913年到1974年,大家使用的几乎没有个性化,仅是在配制上福特发动机有一些区别,到1974年到德国的一个黑森林小镇里,有一家公司发明了一个程序,是对产品进行自动化控制,这时候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自动化的生产,利用计算机、利用现代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来融入生产中间。 

    1974年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现在,1974年到2014年,走过了40年的历程,看样子工业革命周期越来越短,当然德国在2011年的工业展上面提出来了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提出来了工业4.0,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在理论界是有争议,如何把信息技术进一步的用到工业生产中间去。 

    我们不一定要基于这个理论词汇,在看到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信息化的运用融入到各个工业中间去了,从2011年提出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是工业4.0,可以看出来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的尝试,我们也有很多文章,德国提出来这个名字只是一个华丽的外表,怕别人赶超上自己,我们中国现在在蒸蒸日上的赶超,德国内部也有争议,工业4.0必然带来对这个生产就业人员的需求会减少,但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这一点,在20世纪初的时候,19世纪末,刚建铁路的时候,很多的工人都起来罢工,现在则是到工业4.0。 

    工业4.0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智能工厂一起建立的一个大工厂。我们下面一张图,这张图是跟刚才那张图有一定相关联,是指使用计算机程度。将来计算机用户会慢慢的减少,智能工厂是多个计算机只有一个用户在使用,通过人机交流来进行,达到智能工厂,达到工业4.0,这一个未来的蓝图,但并不远。 

    什么是工业4.0?实际上是从建立智慧工厂这样的硬件设施大家软性的智慧生产,是小批量多地点的生产,而且是不限于地点,是通过网络可以进行非常灵活的安排。 

    数字传输,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性能,快速达到企业的目的,通过现在的互联网,在21世纪工业网络又一次改变了我们的这个世界。 

    工业4.0需要有一个信息通信,与创新企业共同制定了数字化新标准,工业4.0既有争议也有企盼,还有一个大的问题是工业4.0的标准现在没有定下来,什么叫工业4.0?在什么程度上是工业4.0?什么样的交流才可以达到4.0? 

    信息通信技术是为工业4.0的智能产品和人机关联提供硬件和软件的组装件。我在这方面略说一点,关于工业4.0具体的定义,在技术上的应用还处在开发阶段,还没有到最终定型的阶段,德国在工业4.0上面是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自从2011年提出工业4.0,德国政府,特别是联邦教研部和科研部一起做了相关作用。 

    工业4.0也是德国高科技战略计划的一个首位,这肯定会成为将来最重要的通信渠道。 

    刚刚提到工业4.0的两大主题是一个智慧工厂和智能生产。 

    智慧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系统研究的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的生产设施的实现,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三D打印等等。 

    还有三个设想,产品、设施跟管理。 

    产品是由动态数字传出去,在整个供应链和生命周期中所需要各种信息,通过存储器可以把产品和产品连接起来,把产品跟机器连接起来,另外一个设施是由生产价值链所组成,同时在管理上能够根据当前的状况灵活去生产,甚至可以在1分钟前中断生产,而且改变生产。 

    要达到工业4.0首先要调整结构,发展跨学科的体系,中型号自动化,电器及技术企业的联合工作等等。 

    服务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待会儿我会提到物联网,服务互联网和物联网两个相互的作用,从智能物料到最后智能产品的生产,另外一个要基于云安全网络,通过智能物料产生出或者是制造出智能产品。 

    这是现在设想面向服务的工厂系统布局。 

    还有智慧工厂到智能生产,这些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有的企业已经部分达到目前这种状况。 

    工业4.0以下的产品特点,产品是一个信息的载体,同时产品也是一个代理,还有的产品具有自测或者是自监测功能,可以监测自己是不是性能达到,还有它跟环境的这个互动。 

    工业4.0跟大数据是有非常大的关系,从2010年起来,其实工业部门的数据是最大的,这个新产品的数据已经达到2艾字节,我们现在老说大数据,其实在工业部门这个大数据是最集中的。 

    这里面是人机交流,人、语音、图象、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等,各种形态的交往是一个智能交往不可缺少的步骤。 

    下面是人机交往,通过这个信息物理系统,我们所说的信息物流系统其实就是物联网。 

    另外一个下载量身订制的用户界面,这个APP也将来作为工业4.0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现在APP是有很多不同,在定制4.0方面如何进行规范?改革也是一个工业4.0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室内的精确定位等等,工业环境还有智慧工厂中所谓的现实的技术,工业4.0的细节。 

    DFKI是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它研发的抽象产品基于系统用于自身抓取和智能产品的装配,是物物相连的一种方式。 

    工业4.0自动化的信息物理系统,也是物联网,它是强调物理过程与信息间的反馈,这个信息物理系统,是潜入在物体中的计算和通信的内核,这个也是工业4.0的一个基础,我们工业4.0的基础就是互联网跟服务的连接。 

    物联网可以牵扯到各个方面,经济、文化、政治等等,在工业方面,CPS主要应用在智慧工厂,在能源、在移动通信,在健康各个领域,都有CPS的应用,它之所以这么重要,也主要是物物相连,是物联网所可以产生的最后的工业4.0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 

    通过价值链形成横向集成,这也是CPS的主要功能,还有垂直的集成于网络化的制造,主要是对智慧工厂和智慧生产的一个基础。 

    工业4.0一个要实现它的标准,谓工业4.0智慧工厂,同时要有一个多模式的工业辅助系统,还有一个语义产品内存,主要是物物交流,这些都是将来工业4.0所不可缺少的方面,各种APP的界面,在汽车上的使用是动力管理、驾驶员的辅助、智能用户界面,如何省油、如何不影响环境。 

    另外一个在案例方面对波音航空方面,军用方面物联网应用已经有了一定广泛的使用。 

    在德国有几家公司, Trump公司, SAP公司,两家公司大家都非常的熟,在中国非的有名,是在工业机械生产方面的龙头公司。 

    我来自德国北威州,是北京代表处,北威州在这工业4.0响应最早,非常领先。 

    北威州的通信企业创造了该行业45%增加值,是德国工业总产值的19.5%,在从业人员中间,北威州工业4.0的占从业人员18.4%,因此北威在工业4.0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一个州。 

    最后总结工业4.0,从智慧工厂到智慧生产带来的成果,未来整个的研发时间要缩短整整1/3的时间,劳动力成本在产品生产中的总价值方面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实现个性化的生产,通过有关数据形成模型再通过数控设备的加工和制作,这样可以符合客户的个性化要求,生产的更加有效率,更环保,系统允许一分钟内容更改产品和工序,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互。 

    另外一个多品种、小批量智能产品的卓越品质生产是未来像德国一样成功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了智慧工厂、绿色和城市生产,也将产生大量的大数据流、这些大数据能够被搜集和分析用于指导高效高品质的生产。 

    我们是一个投资促进组织,在投资招商方面,大家看到工业4.0,如果在这方面需要跟我们合作,投资,需求都可以直接联系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代表处,或者官网联系地址,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感谢封兴良先生带给我们的精彩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工业4.0时代我们的智慧工厂到智能生产这方面的一些趋势,我们下面就有请我们成都羿明科技有限公司的CEO给我们做企业移动应用的蓝海的演讲,请大家欢迎。 

    赵良: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企业移动应用方面的一些心得吧!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现场调查,在座的嘉宾,如果知道这个图片上的手机是什么的请举一下手。很不错,还是有不少的嘉宾知道,实际上图上的这个手机是世界上的第一款商用手机,是1983年推出的,这个照片上的人就是手机的研发主任,这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当初第一款商业手机推出以后,美国有几家投资机构做了一个预测,预测移动手机到2000年的时候,全球的销量可以达到1万台,但是实际的结果到2000年移动手机的销售量是4.2亿。 

    下面这一台手机有人认识吗?举一下手。 

    看来国内的都不太清楚,其实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机,是1993年IBM推出的,已经具备了我们今天触屏手机所有的操作功能,同样这款手机当初刚推出的时候其实不被业界看好,当时它的价格是比当年的电脑还要贵,它可以做的工作也很简单,它的智能其实除了通讯录上有一点简单的记时功能,基本上做不了什么事情,几乎所有的投资家都不看好这个手机可以在商业上盈利。 

    但是到了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0个亿,我们有很多投资机构在做各种各样的预测,其中大家比较公认的一个数字到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数量将会达到56亿,这是个什么概念?到那个时候全球的人口也不过60亿人,这就意味着智能手机是每个人随身携带的唯一的智能设备,而且这个设备正在逐渐的取代我们今天所有的智能设备,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耳朵、我们的舌头很多东西都被取代了,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舌头都被取代了,大家人人都在用微信,微信里面传的最多的是什么?是美食图片,所以你的舌头已经被智能手机改变了。 

    其实智能手机应用的发展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看这张图片,我们把它基本分成了三个阶段。10年前,基本上大家拿着手机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读读小说、看看新闻,听一听MP3;我记得在2008年的时候,整个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最火的,收入最高的是两个,一个是短信,第二个是彩铃;但是到了2010年苹果手机出来了以后,整个移动的增值业务,数据业务的业态在开始改变,从很简单的内容变成了有连网的信息,有游戏、有新闻、然后有社交,尤其是在微信、QQ、陌陌这些社交工具推出来以后,手机迅速的变成了一个手机社交平台,变成了一个人人都离不开的一个工具。 

    到今天手机已经不单纯的再是个人社交的生活的一个工具,更是一个深入到商业的、深入到你所有核心业务的数据,就是说我们今后的所有商业的业务都会不可避免的转移到这个手机上来。 

    我们羿明科技从2010年开始就关注企业移动应用,经历了国内整个企业移动应用的整个发展历史,我们有一些很典型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2011年的时候去跟客户谈,怎么样?上一个企业的应用客户会告诉你,我用什么手机管什么东西?没有什么可管的,到2012年的时候客户的态度会改变,手机做管理挺新的,让我们看一看,但是到2013年的时候就不再是看一看,这个东西我们可以试一试,到了今天企业的心态完全改变了。大概年初的时候,我们去跟国内的一个上市公司谈这个移动应用,手机上的,他的CIO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开始试用了一部分的审批和简单的协作管理,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个东西太简单,与我整个企业管理需要的东西差距太多了,这个管理不单纯的只是说交流一下、沟通一下,我需要看到的是我能够应用手机来获得我们企业核心的管理信息,我要利用这个手机来关注我们企业生产的过程、管理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很肯定的讲,现在已经是一个企业移动应用的春天已经来了,而且根据一些相关机构的预测,在今后的几年,企业移动应用会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它的年均增长率会超过60%。 

    企业的移动应用在我们看来其实是跟我们传统的企业应用会有一些本质性的变化,其中第一个趋势很明显的就是在基于手机的企业应用会变的更加自然,更加简单。我们传统的企业应用更多的是通过文字、文本,数字来进行管理和交流,而人类的天性更多的可能倾向于语言的交流、图片的交流,因为语音和图片携带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我们文字和文本的信息量,所以有了手机,我们就可以把简单的文字、数字变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视频的,语音的和图片的。 

    第二个就是说,基于移动应用的企业应用不再像传统的企业应用一样,不是一种很简单的,一种很冷冰冰的人和机器的交流,其实是一种很自然的,类似于人际关系一样,人和人的交流,因为当我们用手机向下属分配任务的时候,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我们要分配的这个下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告诉他去做这件事情应该注意什么的情况,用手机汇报我的工作,写我的工作总结的时候,我可能会很清楚的知道我的上级希望了解什么样的信息,而不是像传统的企业应用一样,完全不知道我们这个东西提交上去以后,后台在处理的到底是谁?所以基于这种移动的、个人化的东西,其实会改变整个企业应用的业态。 

    另外一个,基于手机的企业应用会让我们更快捷、更及时。2000年有一本很时髦的书,叫做《世界是平的》,互联网让整个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是一个“地球村”的概念,而是一种室友的关系,在今天你的领导和同事可以随时跟你进行语音、视频的沟通,就像在一个屋子里面一样。 

    我们通过多媒体采集信息的能力,可以把整个管理的过程完整的做下来。现在我们有一个问题,当一个客户跟他进行销售,通过ERP下单以后,如果客户有一些变的时候,可能销售来不及通过系统来做一些变更,可能就会通过电话来进行一些变更,但是生产部门可能今天接完电话明天就忘了,到了交货的时候就在互相的推诿,说销售没有通知我,有了移动应用这种现象就不会出现,因为我们通过移动应用就可以把通话、录音作为一个附件,更新到每一个变化的过程,我们语言的信息、文字的信息都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出来的。 

    我们还有一个客户,投诉服务的管理,当他的业务人员在客服现场发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就会去现场照一些照片,然后把这个投诉的处理记录下来。当新的销售人员、新的客服人员加入进来的时候,或者是说在另外一个城市,在另外一个地方的服务人员,碰到类似的问题,这个人从来没有处理过的时候,他只需要到公司的案例库去搜索一下,然后他就可以把相应的案例的处理的过程,现场处理的所有的交流、语音的、文字的,包括生产以及售后服务的处理的所有相关的整个过程资料全部调出来,把案例分析完,实际上就是把整个企业的知识库通过这种移动应用把整个企业的管理,事务处理的过程记录下来以后就固化在整个企业里。 

    所以我们的很多客户其实现在在跟我们谈移动企业应用的时候,会跟我们讲我的需求不单纯的是一些简单的OA、简单的审批,简单的追踪,我需要的是对企业核心商业信息的全过程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就会包括对人员的管理,企业通过手机直接把它每年的计划变成是每个月相应的任务,甚至是每天的任务,然后这个任务在所有员工的自动执行过程之中,系统会在后台自动的记录这个任务的执行,接着自动的把这个任务执行的情况转化成相应的KPI考核的得分,最后到了月底、年终,这个员工的绩效考核只需要打开系统就可以看到关于他全程的沟通和管理。 

    比如说客户回款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自动的去提示相关的人员该去向客户催款了,或者是资金到位了怎么做相关的处理,包括商品的流动,经销商向厂商订单了以后,这个会自动的进入到这个系统里面,经销商自己来看他的这个回单执行到什么程度了?全过程都是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来获得所有信息。 

    移动应用还呈现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简单化。我们有一个客户,有个老板有一天跟我们提了一个很变态的一个要求,他说我的企业每天有各种各样的报表,什么库存的,什么资金的,我每天看这个报表我都看烦了,因为企业很大,在全国大概有1000多个经销商,然后有3个工厂,有三个营销中心,有几十家分支机构,我看这个报表我都看不完,你可以不可以给我一个很简单的分析,如果是绿色的,我每天打开一看是绿色的就OK,就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黄色的我就可以点击进去,在生产这一块儿有问题还是在客户的投诉率高了,如果是红色的,就要引起我的高度警觉,我会进入找到相关的原因,是我的资金回款有问题,还是客户投诉率上升,还是我的拉客户的调单率上升,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其实这一个很简单的一个指标,其实是在后台是有一个很复杂的企业的健康模型来构成的,这个模型的所有数据其实是基于一个大数据的,很庞大的,多数据来构成的。 

    当我们在手机上呈现越简单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的架构和数学模型、计算是更加的复杂了,而不是简单了。 

    企业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今天基本上我们所有的主流的企业,移动应用都会是基于云的,因为只有基于云的这样的企业移动应用才能够真正的实现随时随地的实时的访问。 

    企业移动应用的第4个趋势就是抱团,上面一层实际上是我们传统的企业应用的一个特点,就是说尽管可能在整个生态系统,生态链里面不同的企业上下游不同的企业组织都各自上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但是这些应用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之间是不可以互联互通的,甚至在一个企业内部,它的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也是不可以互联互通的,但是这样的现象其实会带来很大的一些问题,比如在13年的时候,国内的整个服装行业,尤其是运动服装行业遭遇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它的核心就是因为厂商没有办法去掌握到获得他经销商实际的库存的信息,所以厂商拼命的像竞销商压货,这样的问题要用传统的技术来解决是很困难的,但是在今天,如果我们基于这种云计算的移动企业的应用的技术来讲就是一个很容易的,我们推出的这个产品,所有的经销商只需要下载一个APP应用,就可以用这个应用来做它自己自身的经销商的管理,业务人员的管理,同时厂商就可以通过云的后台获得它全国所有经销商实时的销售数据、实时的库存数据和订单数据,甚至可以规范它经销商销售的行为,对于企业来讲第一它是很方便,第二是互联互通的,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个,定销上下完订单以后,从这个订单到厂商到出库,再进入经销商,只需要录入一次信息,就是生成的这个信息,在今后的一个环节都只需要把这个订单找出来,直接进行检查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管理活动。 

    移动应用的最后一个企业应用的一个趋势,我们把它叫做由多个这种应用系统向移动应用门户进化的这么一个过程,就是说简单讲用英文讲One App only,就是跟PC时代是差不多的,就是有很多的系统,到了2010年前后,再往前一点然后就开始出现什么呢?大多数集团企业就可以纷纷的上这种企业应用门户,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从一个点进去就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移动应用也会重复这样的一个历程,要做到这样一点,其实是需要有一些相应的一些核心的技术的支撑,首先这个企业移动应用的价格上面一定需要有一个能够做数据整合的引擎,因为我们现在的企业,其实有很多的企业应用,这些应用在未来不会消亡,虽然它们在未来都会逐渐的引退在后台,都会变成是后台的性能,不会再前端,但是这些系统不会消亡,新的应用一定需要去和原有的这些应用做一些整合,他要把原有的应用的这些信息拿过来做交互。 

    另外一点移动应用在企业应用里一定需要有一个手机端门户的架构,让这个企业应用手机端的呈现,让它的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应用进去,就根据他的职位、应用的需要就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应用和呈现,这是今后的这样一个趋势。 

    我们简单的总结一下,回顾一下我们讲的企业移动应用的趋势,可以归结为这5大点,首先就是回归自然,把我们传统企业应用的这种基于文本的、数字的,比较冷冰冰的抽象的信息转化成以语音、图片、视频、文字、数字综合多媒体的很自然的可以去交互的这样一个信息为主的这样一个应用体系。 

    2、企业应用的第二个趋势就是回归简单。就把我们以前更多的从倾向于各种各样图表的、指标的很复杂的架构的,很复杂体系的东西让它简单化,让它变成是人人都能够懂得,包括人人都能够用手机、用手指一点就可以获得手机的这样一种应用。 

    3、企业移动应用一定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支撑的。这就像我们前面几位演讲嘉宾都提到的,在工业4.0时代,在整个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信息已经过盛了,我们每个人每天所收到的信息,所获得的信息其实已经超过了我们大脑自然处理能力,这样的信息尤其是对企业来讲非常海量,这样的信息如果没有数据的挖掘、信息的处理,其实呈现出来的是让大家没有办法看懂的。 

    4、生态系统的抱团成长。企业应用今后不再是关注自身,而是关注生态系统,这个不再是上下游,而是把消费者也加入进来。 

    5、未来的企业应用已经是基于智能手机的,而且一定是基于移动企业应用生态。 

    最后两分钟时间讲一下我们自己。成都羿明科技在2010年成立,我们当时在成立的时候就开始专注于企业、移动应用的行业,然后通过这么4年发展,我们在企业移动应用行业做了很多东西,我们获得两个发明专利,一个是我们可以快速的集成整合企业的多系统跨系统的、跨平台的、跨网络的数据整合,我们叫数据整合引擎。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发明专利,就是把云技术和手机上移动门户技术相结合。 

    6、让我们的企业应用能够达到运营商级别的安全,就是当我们任何一个企业用户的手机掉了以后,只需要一个电话给我们服务中心,我们就可以马上把这个服务暂停,掉了手机的人换了手机、换了卡下载应用,重新激活,一个电话,所有的数据就自动删除了。我们在目前已经推出了两款基于云计算的应用,一个是涵盖整个分销链的全程信息化,还有一个是涵盖整个企业内部绩效、任务、计划、服务、流程审批的所有的全过程。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让我们再次感谢赵总给我们的精彩分享。赵总对移动应用充满了希望,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趋势和机会。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目前咱们炒的最热的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大数据,大数据如同前面咱们说云计算、智慧城市、物联网大家都觉得很虚,现在我们有请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张宝峰先生给我们讲大数据从炒作走向实际。 

    张宝峰:我们实验室很少公开露面。我们实验室更多关注技术本身的东西,所以我今天更多的会分享技术路线上的一些理解。 

    这条线一般叫做忽悠曲线,2013年是炒作的巅峰,但是2014年慢慢下滑了,在整个曲线上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新的技术,包括机器人,包括我们提到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4.0。我们看到大数据的时候,其实这个定义是我们个人最推崇的一个定义,它强调的其实不是大数据本身数据处理的复杂度,更多关注的是数据的价值,大数据需要能够带来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这些东西都是从流程应用角度出发的,大数据始终代表的是一种资产、一种资源,首先代表的是一个产业,从关注数据本身的内容到关注数据本身的价值。 

    它实际上需要一个产业的生态,需要更为复杂的数据处理。我们在看的时候,数据是不是到底有价值?数据是不是垃圾?这里面有非常经典的两个对比,一个是右边,是数据仓库,在数据仓库中95%的数据一但存下去基本上就不用了,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就是成本问题,当我们说大数据是石油的时候,其实你挖石油也是需要成本的,我们看到一个真正实际的例子,这是2013年的时候,一个加拿大基金的例子,在传统经营时期有一种典型的模式就是大众营销,大众营销基本上来讲就是现在的骚扰短信、骚扰广告,我们可以采用发传单的方式,这时候可以看到,在支出了42万美金的情况下,他的净盈利是6000美金左右,是负的,是亏损了。 

    大家可以看到,它产生的直接收益是25万左右,这左右两个表的对比,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数据之所以有价值,它产生的产业价值是什么?数据挖掘的成本要必须为商业所覆盖的时候,才可以说明大数据是真正的金矿。 

    我们说的机器人也好,制造也好,其实大数据里面有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就是数据量确实太大了,我们认为以前的系统无论怎么处理都无法解决,我们在传统的系统里面设计的往往是一个复杂的模型,在一个复杂环境里面做出来,但是很不幸的是这种模型很不好,我们换了任何一个场景,新加任何一个变化的时候,都会产生很多的不适应性,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在这个时代里面我们不是强调计算机的算法有多强大。人是如何学习的,计算机可不可以复制它,这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我们希望未来的机器可以在自己的数据和业务系统的反馈中产生自己学习的能力,生产一些可复制、成长的模型,这样的一个需求就必然导致未来时代的变化,这里面最普遍的一个观点还是监督学习,就是说我一标注,这些标注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模型,用于预测。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这个时代才可以真正做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底下这个公式,我们也挺崇拜这个公式。这个是奥卡姆剃须刀定理,在以前,没有像现在广泛的数字化生产的条件下,其实对于所有的科学家来讲都是不可获得的,在这部分,只有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当我们所有面临的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被数字化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产生我们大数据时代的变革,这个变革本身就是无限制的成长性。 

    后面的话我用几个例子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个是华为公司,这里面我要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标注的问题,在大数据里面其实样本空间很大,但是很不幸真正的标注空间非常小,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可不可以解决从少数的一些标注蔓延到整个数字空间里面,在华为的应用商店里差不多有12万左右的APP,1800多万的用户,但是我们没有能力去看我们的用户下载了什么APP,所以我们只能有一个小的算法,通过用户本身来去学习,用户A下载了什么什么,用户B下载了什么4级的语法的APP,如果用户A还下载了其他的应用,我们就可以去看这类人群是不是一个学生的特征,如果可以用机器来分类好,就可以把1800多万的用户进行分类,通过这个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在大数据样板空间里面标注不够的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广泛的数据关联和知识管理的问题,在大数据里面,不可避免大家提到大的时候,其实往往强调的是多元数据,我们在很多地方不经意留下的一些数字都会被很多的网络所使用。 

    我们其实有一个网站,主要是给我们公司内部的服务工程师使用的,这个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每年几十万的案例库在导入了之后,其实用户很难使用这些东西,所以就要把问题单和案例库变成一个知识,同时提供了一个搜索平台,使它可以快速的找到新的东西可以运用的历史库。 

    还有一个翻译的东西都是可以大幅提升整个产业效率,我这里想说广泛的数据关联是大数据必不可少的一个数据,我还想说大数据并不神秘。 

    另外,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实际的例子。当时我们遇到了一个客户,希望我们给他做克隆,在传统的体系里面我们请了一些专业的人士来评估有哪些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经过我们的克隆之后,我们希望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满意度,满意了以后,用户可以更好的使用网络服务这样的一个预测,基本上也要1到2天的时间,而且要请网络服务工程师来解决,即便这样的话,20多年的评估经验也只可以大概50%多的精度,我们请专家配合帮我们选了一些,我们也可以看到,误差率只有15.28%,这还是一个所有站点的平均情况下最差的一个站点的预期情况,我们真正的实际效果只有2.68%,这里面提到的就是如何用机器学习去解决以前传统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者大家的企业里面相信有非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只要能简单的使用我们的算法就可以解决大量的以前劳动或者是知识依赖性比较强的东西。 

    机器里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只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模型,其实开销效率是非常低的,这个问题的分析也是在5分钟之内可以完成。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们网络本身,这一部分现在在整个业界里面也是非常热的,SDN里面强调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适配运营层的一些需求,我们要去算网络的变化,我们希望在未来由机器去学习,因为机器可以非常实时的预测出流量的趋势,我们希望通过机器本身的算法去做,这属于非常快速的学习、不可能反复性的学习,在这种网络流量里面,一个数字中心每天的流量可能达到了TB级,在这种流量冲击情况下,我们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数据记录下来的。 

    另外,我们可能希望达到的就是未来的网络资源调度是通过计算机和计算算法本身的东西不断的成长、满足自动化的需求,以实现最高效业务的调度,和平衡网络传输的负载影响。在这里面这几个问题,都从各个方面强调了,华为本身的传统业务里面,大家觉得可能跟大数据并不是相关的,但是我们会找到非常多的使用情况去解决它,所以我们想说未来从技术方向说还是两个趋势也是欢迎大家如果有志向、有希望、有意愿去做的话也可以去做。 

    1、牵引学习。人可以在不同的领域里面学习一些知识,我们希望计算机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在一个新的系统里面如何启动的问题,这都是计算机系统很难或是基本没有办法去解决的一个挑战。 

    2、终身学习。在大数据里面我们寄希望于计算机可以具备慢慢的学习能力,到目前来讲我们整个世界上都没有办法去讲智能是什么?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才可以解决这个智能系统的要求,还是一个3岁的小孩呢?我们要通过不断的量化,终身的考究来打造一个终身学习的系统,使人本身的代入成本越来越低,这个也是目前我们最关注的两个课题,也希望在未来的时代有机会跟在座的各位进行协同研究。 

    总结一下,我们在华为更多的关注于打造一个具有需要能力的大平台,我们希望在未来可以跟在座的各位一起在这个方面取得一些突破,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们终于看到了大数据从云端走到了地下,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数据华为已经在实实在在的在向实际应用中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下面就有请国际消费电子学会主席斯特凡?莫萨给我们讲绿色消费科技是如何成为绿色的,请大家欢迎。 

    斯特凡.莫萨:大家好!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所谓的绿色科技,我个人的背景是来自消费电子学,在这里是我演讲的主要内容是绿色技术,环保的技术。 

    从总体的角度,我们看一下现在这些技术带来的一些结果是什么样的?因为有的时候有一些新的技术正在不断的扩展,我也会利用一些趋势来跟大家做分享。 

    首先对于制造业而言,这个行业会有一个S型的曲线,这个S型发展的曲线是代表技术的采用所花的时间,会越来越成熟,走向成熟之后,技术的价值就会往下走,因为无法再前行了,所以会有一个新的S型的曲线,和原来的S型的曲线的形状是非常的类似,但是是不同的技术。 

    在灯泡这个行业,它的这个时间框架,在S轴上面的宽度是最长的,这个技术曲线甚至达到了大约120到130年的时间维度,这种时间真的非常的长,而且像这样灯泡的一个行业,它没有因为现在要节能减排所以被淘汰了,被过时了,人们没有放弃这些传统的灯泡。 

    另外一个方面,对S型的曲线,包括现在的英特网和消费型的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我们谈到英特网,当我们在开发新的技术、新的产品的时候,它背后必须要有产业化、商业化,我们必须要能够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财务上的效果,这也是做市场的人会关注的,他们希望可以从技术中获益,你必须要很早的进入市场,你如果进的晚的话,你可能没有机会让你再赚钱。所以说,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去复制其他人的技术,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你早期的投资没有办法全部收回,这是两个主要的驱动因素。 

    现在的绿色能源、绿色技术从图上告诉我们未来的家庭,我在这里放了一个问号,为什么我放了一个问号呢?在这里我们谈到的是未来的家庭,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甚至25年、30年之前就有人在说了,当时的专家说,未来的家庭,可能只要在家里面按按按纽,直接是通过这些控制按纽就可以实现了,但是现在未来是没有这样的一个按纽,现在可能有更多的一些自动化的一些系统,其中有一些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实施,为什么?所谓的未来之家,如果我们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包括从我们今天之前的演讲,我们所提到的这些门禁技术也好,或者说是安防技术也好的一些应用,还有像太阳能这样的行业,这是另外一种能源的一些源头,如果再回过头来关注普通的家庭,这个家庭有的时候它比如说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遇到能源方面的问题,可能我们没有足够的发电站,这是澳大利亚的问题,在一个国家,大部分都是热点的发电站,如果人们对于环保方面非常的敏感,不希望有过多的烧煤的电站,他们可能会关注其他的能源,或者是核电站,现在有很多的国家在建造核电站,当智能电网提出的时候,如何可以把国内的一些燃料得到很多的控制,政府现在也发起了很多的绿色项目,也支持人们安装太阳能面板,关注一些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面板有一些问题,有时候它们是直流电压,在家庭的电器都是交流电,所以这中间会出现一些连接上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这个行业里面,有的时候我们在供电的时候,交流之间的逆变器的转换也需要关注,因为系统的效率还没有那么高,在一起峰值的需求如何来改造?有的时候峰值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非高峰的时候,这个时候会有一些浪费,你如果可以更好的利用英特网,早上3点的时候,你自动联网来洗衣服,这是使用风峰值的时候,我们如何可以充分的利用到这些非峰值的需求是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方面所谓的家庭能源的等价模型也会随着整个能耗的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包括我前面说了,非高峰的时候一些人们可能想要去洗衣服,会在不同的阶梯的等价机制上面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再看一下大部分的一些消费、电子的问题,太阳能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点,现在我们也关注风能,无论是太阳能也好,还是风能也好,都不可能24小时实现这个支持,太阳能是在白天,什么时候才存储太阳能,风能也是有一些季节性的问题,有一些地方的风能资源很好,也就是说我们如何可以更好的来有效的衡量,如何在家里建立起高效的电站。 

    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所谓的传感器的网络,现在很多家里面都得到了使用,来管理我们的能源,包括我们的照明,包括太阳能面板的储能,我们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开一些开关,什么时候该关闭开关或者是操作,无论是这些技术也好,这些设备也好,它们在运作的时候也会消耗能源。 

    他们的可用性也很高,现在我们有什么地方做的还不够?我今天主要是给大家做的是总揽性的介绍,我觉得对于楼宇的问题还缺乏充分的了解,包括通风性,所使用的材料等等,我们所需要的其实是需要更紧密的一些协作。 

    另外一方面可能是一些土木工程所关注的一些用电方面的问题也很重要,在美国一些高楼,我们使用的一些计算机技术,比如说帮助我们了解风力,这个风有的时候你遇到飓风、大风的时候,你的大楼会晃动,我们在这个时候,如果有机会可以探测这个风的一些冲击,能够让楼宇受力的一些分析也好,可以更好的做一些预测。 

    在另外一个方面,除了这样的一些风能方面的一些探测,其实这些土木方面的一些新的技术也可以了解到空气的一些移动,如何能够通过这样的预测降低通风的成本,利用大楼的一些优势,这个是我们对楼宇要有更深入的了解,现在我们也希望可以找的一些好的方案,我们现在对于整个大楼,整个楼宇一些简单问题的理解还是不充分的,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是需要一些不同行业的紧密的协作,包括土木工程师,也包括建造商,施工单位、电子、软件,可以把整个家庭提高能效,能够改善舒适的环境,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只是效率,我们也希望可以提高它的宜居性。 

    我之前也说了,我们还需要在一起技能方面可以提高,在这里有的时候大家都会用所谓的备用设备,比如说你的远程也要控制,或者说是一些备用的设备是不是足够的安全,有的时候可能看起来使用这些设备,比如说快速启动,或者是远程控制,看起来很好用,但是这个过程当中会浪费多少的能源呢?因为经常的这些备用件会浪费很多的能源。对于未来而言,我们也要关注它的能耗方面带来的损失,大家没有过多的去强调这些备用设备的安全性。 

    有的时候家里会发生一些火灾,可以看到75%是在东京那里发生的火灾,都是和这些备用设备使用不当有关,所以我们需要能够真正的充分了解这些设备,也要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 

    再接下来是有关照明。在这里是一些简单的图,一开始代表着一个新的技术,右手边这个图是一个全新的一个图像,看一下它中间可能会有加热,可能会带来一些误导,给我们展示它的一个底座、插座可能被烧穿了,如果要使用高能效的照明,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一下,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插座容易被烧坏,所以跟传统的灯泡相比你的使用寿命要短很多,更换周期要短很多,这是另外的一个问题,之前已经说了,大家开发了很多高效的照明,包括LED,其他的一些技术来替代白炽灯泡。 

    有很多新的技术、很多的解决方案在目前为止可能更多的也都是基于所谓的家庭网络的一种解决方案,我们也是希望可以实现更好的一种照明的控制,但是这中间新产品的出现也会带来一些其他的问题,这些电控的灯,电磁兼容性的问题,我们也会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来做这个电磁兼容性的问题,可能有一些人可能从一个灯泡里面就可以研究这个问题,因为有的时候在一个家庭里面不止一盏灯,大家会使用很多的灯泡,这个就会有电磁兼容性的问题。 

    另外还有移动的设备,还包括一些洗衣机这些的设备,类似于这些设备相互之间有的时候我们也是会做一些研究。 

    另外一方面这些新的技术带来的生命的周期的问题,比如说新的技术运行的温度过高,就像前面所看到的LED的灯泡,一些技术的运行温度比较低,产生的热量如何控制、减少,来降低他作业的一些温度等等。 

    在这方面我也想要强调,如果假设你是灯泡制造商,你使用产生的19w,来代替现在的6、70w的话你就不需要再说它的效率了,有关这样的电磁兼容性的问题,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来测量,如何去找到一个解决之道。 

    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当这些新的灯泡的温度升的很高,它的单价也是一个问题,可靠性也是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包括有一些新的额外的技术应用,包括这些空调的应用会不会带来一些隐性的成本。 

    交通也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大家可能经常会问一些问题,我们在电动汽车方面到底希望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通过电动汽车可以实现什么?这个电动汽车到底是不是环保?为什么人们会觉得跟传统的汽车来比,电动汽车没有那么的环保,你目标的出发点是很好,但是电动汽车制造的时候电池技术有限,另外一个方面,充电站又是一个大的问题,目前为止的里程很短,可能不断的要停车,找到一个插电站,这是大城市里面所遇到的问题。 

    另外一个方面,比如说在西方国家一些大的城市,如果遇到了,他们没有专门的能源供应,我们这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新技术的环境影响是什么样的?新技术它的环境的冲击,环境的影响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以前德国有非常好的新技术,比如说一边开车也可以一边实现充电,包括谷歌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新的技术可能也是需要人们更多的去了解,而不仅仅只是看到它比较酷、比较帅的一面,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寻求答案。 

    自动驾驶汽车这个概念是60年代、70年代就有了,但是后来一直没有成功,也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的担忧。再看一些移动的设备,它们都是依赖电池的,如果你是一个使用很频繁的用户,你就要不断的充电,甚至还要不断的换电池,你可能过一段时间就要换一个电池,包括我们说的无线充电技术,这个效率到底有多少高?包括一些做无线充电的工作室,也在不断的推这个技术,你把它放在桌上,下面就有一个无线的充电站,你喝完咖啡、吃完饭了就已经充了很多的电了。 

    我下面也会给大家看一些图表,另外一方面对于移动装置一个比较不好的结果是什么?到了机场里面要检查的话,可能会问你行李里面有多少的电池,你要意识到这个电池是有多少的安全隐患,这里是一个流程图,是移动充电的过程,比如说左边是直流电源,经过这样的振荡器,然后再到发射线圈,然后转成交流的一个镇流器,还有一个调压器,这中间的效率有90%就不错了,前面已经说了无线充电的人,把一个线圈转到另外一个线圈的时候,生称是获得更高效率的可能,但是你关注整体的这样一个系统效率,系统层面,那么在提供供应能源的时候,目前还没有机会可以实现那么高的效率。 

    对于我们的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等等一些移动的平台,它的技术的兴起也会带来不同的问题,如果要做总结的话,就是我们在不断的见证新技术的循序渐进的发展,但是也需要在新技术崛起的时候发现一些问题,包括前面说的一些为了推产品,我们也要有环保的一些意识,不仅只是关注它的盈利能力。 

    美国电器及电子工程学术有一系列不同的活动,我们会关注能耗,我们也有专门的白皮书,一些文献和出版物,我们也会关注像电池效率,比如说在最近,是不是取得了这样的进展,有的时候连续使用一周是不是有什么样的问题?一些装置上面如果存储的能量过大、过多的时候会不会多一些隐患,对于绿色技术、绿色能源,以及我们所处在的英特网时代,有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的统已经在大行其道,我们也需要一种跨学科的培训,让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行业组合在一起,不仅仅是在市场上卖东西,我们需要了解新兴事物背后的优缺点,让我们对新的技术、新的产品的也好,有更多的一些了解,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听。 

    主持人:非常感谢斯特凡.莫萨先生给我们做的精彩演说,同时对于环保、节能以及对于在新技术发展中间要应对的问题还有未来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他们给了我们非常多的警示,也引起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我们要注意的,非常感谢今天在座的各位嘉宾,给了我们非常非常多的信息。 

    通过今天的演讲我们知道产业互联网时代即将来临,以及产业互联网来临了以后,产业将从制造走向服务,并最终走向中国创造,中国创造要用中国的服务去支撑,英特尔来的吴院长给我们分享了下一波大科技来临的时候,致胜的法宝和方法,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有启示的。 

    斯特凡.莫萨先生刚刚给我们讲了智慧发展之时,新能源的建设、环保问题,人类生态的环境问题,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效率问题,都是我们要研究的,我想未来科技的领域里面会有无限的机会,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感谢各位演讲的嘉宾,也感谢各位来听我们这么好、这么有价值的一个论坛,谢谢大家!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 高新民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吴甘沙

   

  中兴力维执行董事长 祝金程

   

  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封兴良

   

  成都羿明科技有限公司CEO 赵良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 张宝峰

   

  国际消费电子学会主席 斯特凡·莫萨

   

【添加到收藏夹】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