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高交会2021 > 高交会历届回顾 > 第十七届高交会 > 论坛及活动

2015中国高新技术论坛—资本市场峰会 现场实录

新闻来源:高交会组委会 发布日期:2015-11-16

  作为高交会旗下的著名会议品牌,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一直以其高层次、高规格、前瞻性、开放性而享有盛誉,其中,一年一度的资本市场专场峰会通过邀请权威人士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和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深入探讨,为高交会得举办乃至全球资本运作模式的演进都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

  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法制化、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快速缩小了与成熟市场之间的差距,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规划是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11月16号下午,十七届高交会高新技术论坛资本市场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五楼簕杜鹃厅成功举行。本届峰会的议题包括:全面深化改革下的资本市场的新常态、新预期、新机遇;全球资本市场走势及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新三板全面扩容与高新企业发展机遇。峰会邀请到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与政府机构人士作为演讲嘉宾分享经验。

  本次峰会由深圳广电财经频道主持人蒋欣然主持,登台演讲的嘉宾有:欧洲稳定机制总裁、前欧盟委员会经济和金融事务总干事克劳斯·雷格林;原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主席龚方雄;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卫平;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谭岳衡;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金立扬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协会亚太区董事张顺荣。(具体演讲内容见资本市场论坛现场实录)

  2015中国高新技术论坛资本市场峰会

  时间:2015年11月16日(下午)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五楼簕杜鹃厅

  速录师:朱平    电话:18682242135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这里是“2015中国高新技术论坛——资本市场峰会”,欢迎各位的光临,我是主持人蒋欣然,来自深圳广电集团财经频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描绘了当下中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状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这些对资本市场的表述和规划在资本各个领域迅速传递。

  凭借在资源配置中独有的作用,中国资本市场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必将迎来更为重大的发展机遇。新常态蕴含新需求,新需求孕育着新市场,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将会找到更多新的投资机会。这也是当下中国经济所处的重要战略时期赋予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那么,新常态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有着怎样的鲜明特色?深港通的下一站应该走向何方?在新常态时期,如何搭建国际化的资本市场?本次峰会将从新常态时期的资本市场特点、深港通的下一站方向等角度,深入解读行业热点话题。

  今天,我们邀请了六位国际组织、企业家和学者代表,在今天的论坛上展开主题演讲,共同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请允许我荣幸的向大家介绍出席本次峰会的领导和贵宾,他们是:

  高交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先生,

  欧洲稳定机制总裁雷格林先生,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隆武华先生,

  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所长何杰先生

  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谭岳衡先生,

  著名经济学家、原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主席龚方雄先生,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亚太区董事张顺荣先生,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嘉宾的光临。

  首先我们还是请出高交会高组委会副秘书长、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先生致辞,有请。

(图1:高交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

  高国辉: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再一次相聚,参加第十七届高交会高级高新技术论坛资本市场论坛,在此我我谨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对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到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衷心的感谢!

  高交会自1999年举办以来一直致力于高新技术的转化,促进资本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作为高交会的主题论坛之一,中国高新技术论坛资本市场峰会得到了众多组织和国内国外相关金融机构及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鼎力的支持和帮助,已成为高交会热点的论坛之一。

  资本市场在中国发展转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凭借资本的配置独特的特点,中国资本市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中必将迎来坑位重要的发展机遇,这也是当下中国经济所处在的重要机遇期及资本市场的使命。也意味着投资将会找到新的机会,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金融业是深圳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全国金融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达,金融创新活跃,金融业的总资产超过了9万亿元。截至目前深圳各类股权投资资金企业达到3.87万家,注册资本达到一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116家,深圳已经成为全国本土创投最活跃、数量最多、投资氛围最好的地区之一。

  面向未来深圳将积极打造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努力为金融业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提供更加完备的服务,推动金融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本届峰会的嘉宾将通过主题演讲和交流为我们展望全球经济的发展,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为企业迈入资本市场以及各类资本在当前环境下瞄准热点、抓住机遇,实现资本增值带来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和观点。

  我真诚的相信通过今天的论坛必将对我们把握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互动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的效应。

  最后预祝各位来宾与会的各位代表为深圳的未来发展、为深圳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随后预祝本届峰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也感谢高国辉秘书长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致辞,其实高国辉秘书长多年来也是致力于深圳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他本人也多次担任高交会现场总指挥,为高交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他,感谢他做出的卓越贡献。

  下面进入主题演讲环节。众所周知,欧洲稳定机制(ESM)旨在维护欧元区的金融稳定,是欧盟全面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请出的第一位演讲嘉宾就是欧洲稳定机制总裁类雷格林先生。作为资深经济学家,雷格林先生拥有35年的金融职业工作经验。他不仅担任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首席执行官、欧盟委员会经济和金融事务总干事。还于2008年至2009年,在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从事亚洲金融和货币一体化的研究;在欧洲、亚洲和美国等国际机构和组织担任资深经济学家等要职,下面掌声有请雷格林先生登台,有请!

  雷格林: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真的高兴看到这里高朋满座,今天在这里做一些欧洲的最新的进展以及我们欧元区经济的未来的展望,把整个欧洲的经济主要是在金融危机之后进行分析,因为我们在过去的五六年当中经历了严重的危机包括欧元危机,但现在走出了,现在分享最新的一些情况,包括在欧洲有些地方可能会回到正轨。而且我也愿意做一个分享,我们在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如何通过一些策略、一些规范的安排,能够让欧元区变得更紧密,另外还有什么挑战是我们要应对的。

  首先由欧盟委员会所作的一个预测,这也是发布的一个展望,我们已经走上了回归之路,2008、2009年我们一度回到了一个金融危机的时代。之后我们逐渐的开始回到一个正轨,所谓的正轨一个常态化证明我们是比较温和的,尤其是中国、和亚洲经济体相比我们的增速比较温和,但是对于欧洲这样的一个地方,人均GDP地区比较高的地方这样的增速是中高位。

  很多人想现在欧洲的情况是不是比美国差很多?其实并不是如此,我们在危机当中学到了一些教训,有一些利好消息,包括欧洲的央行采取了系统的措施,对市场注入了流动圆形。过去的两年里面欧元本身也比较薄弱,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财务整顿,能够让我们的财务的健康状况更好。

  此外还包括投资增长已经开始抬头,而且个人的消费已经成为了消费的驱动因素,大约一年之前到现在所存在通缩风险已经消失。劳动力比大家所预期的要处于更好的状况,因为当时失业率非常高,尤其是相关的一些指标,现在整个劳动市场的指标看起来没有那么差了。我们看到欧元和美国对比根据人均GDP的增速两个地方具有高度可比性,在2008年之前的几十年里GDP的增长几乎是一摸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到总体的数据,总体的数据要比美国比欧盟好看一点,这主要是因为人口的关系,美国的人口更高。在整个欧盟这个地区我们的人口数量没有增加,一直停滞不前,看起来GDP的增长美国更类似。

  我们也有其他的优势,包括在欧洲收入的质量并不差。在美国过去的几年里这部分遇到了一些挑战,尽管我们的总体的增长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的好看,但是对于社会、个人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收入或者是人均的GDP的增长其实已经非常的不错,甚至也是属于收入的差异部分。我们欧洲失业率是在10%到10%几,但是我们的就业率在不断的增长。美国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滑。

  此外劳动人口的参与率我们在往上走,美国在往下走,所以我们要从更广泛、更广义的情况下,欧洲的就业人口好好多,失业率不低,无论是就业还是劳动人口的参与率都在提高,而且生产效率也更高了。欧洲区的19个国家这样的一个危机让我们之间走的更近了,我们也看到了一种整合在不断的继续,在不断的深入。

  我们看2008年的时候,当时全球金融危机袭击了美国、欧洲以及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我们在欧洲经历了两个危机,第一个以及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另一方面是欧洲,从2010年开始,这是一个内生性的,我们没有办法去怪任何其他的人,因为他主要就是由我们当时错误的开发所导致的、所触发的。所以这样的一个主权危机是引发的债务赤字,一些国家缺乏竞争。

  此外我们也看到了在机构层面这样的差距间隙在扩大,另外对于金融行业本身一度缺乏监管,所以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整个欧盟货币这样的一个区域由数个国家一度失去了市场准入。整个欧元区它的分本离息成为了真实的挑战,所以我们跳出了全面、广泛的响应。我们希望更进一步、更深入的整合去度过这样一个危机。

  从这张幻灯片上我们看到整个欧洲地区我们应对危机所组成的五大要素,我们的危机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袭击欧洲的,我们其中的第一点当那些国家失去市场准入的时候要做好自己的内部的内功,要做的是预算整顿以及结构性改革。

  第二点欧洲的央行也推出了非常积极的货币政策,这是在应对危机的时候所采取的。

  第三点在货币方面我们进行了更为紧密的经济协调政策或者经济协调安排。

  第四我们加强了银行体系。

  最后我们打造起来像EFSF和欧洲整个稳定机制这两个我所负责的,当时所负责管理的这样的防火墙体系。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就能够帮助失去市场准入的一些国家开始提高恢复,这是我们看到那些国家所练的内容。首先是通过减少赤字的政策,已经起到了作用,五年之前这些国家赤字非常高,但是现在每年都在往下走。而整个欧盟地区的收支余额现在可能跟美国相比只是美国的一半,或者是日本相关赤字的四分之一。

  另外一方面对于那些失去准入的国家可能也会失去国际竞争力,我们所列出的一个名义的劳动力成本,从2000年到现在,其中有一些国家从累计的这个角度而言,它的名义一个劳动力成本大约要上升了35%到40%,这是在整个市场当中的一个核心的国家所出现的问题。这些国家自然而然就会失去它在市场里的竞争力,很难再获得出口机会,他们的余额、包括他们的贸易赤字变得非常的大。GDP经常账户余额的比例,但是从2010年之后开始情况出现了逆转,爱尔兰、葡萄牙整个希腊、西班牙他们重新获得了他们的竞争力,他们的单位劳动成本下降了这代表了国内或者是内部贬值来获得竞争力。这些国家当时失去市场准入的时候他们也经历了非常明显的结构性改革,他们对他们的有条件的一些项目,包括像韩国、泰国、印尼等等这些我们通过和经合组织的国家开展帮助金融合作的项目,经合组织说在它的34个成员国中,包括了韩国、墨西哥这些国家。经过一轮结构性调整的国家在之后的年份里表现出最好的表现,这在其他的OECD的成员国对比所得出的。所以通过结构性的改革, 以能为继的改革。我们发现的欧洲央行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扩大了整个资产负债表,并且为银行业提供了长期的流动性,并且能够购买大量的政府债和其他的债券,实施较低的贷款利率以及负的储蓄利率,而且推出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

  第三点是在整个货币联盟中更为紧密的协调和合作,我们在整个的欧盟渠道中是比较弱的,因为我们的中央画了一个货币政策一个统一的汇率、一个统一货币。而其他的结构调整包括结构改革所做的方式是分散的,而不是集中化的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当时有争论,也许这样的协调并不起作用,但是我们相信只要这样的一种协调真正是品质的、是高品良完成的,还是能够在中央的管理下得到很好的效果。

  确实我们也是在国家的赤字、国家的预算赤字方面不断的收窄上限,提出了方案。

  此外我们在其他的经济政策当中关注财政政策,因为当时大家都在金融危机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领域,包括如何去各个国家增长的障碍?是不是要建立新的机制来防止房地产行业泡沫包括其他行业的泡沫?我们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应对。

  而怎样一个金融危机的响应,第四点就是加强整个银行体系、银行机构建立新的银行,能够提出早期应急响应的系统。我们欧洲的银行联盟建立起了有130多个最重要的一个系统性的银行,现在已经得到了一个集中的中央的欧盟监管方的监管,不再是本国的监管机构所构建。

  所以我们现在还有一个新的决议机制,新的决议机制能够预判这些私营的借债方的一些情况。

  此外我们也是能够对于他们的资本、对于他们的股权能够实现更好的管理,那么在2008年之后他们在资本充足方面已经提高了大约6000亿欧元,差不多是原来的一倍。

  最后的响应我们创立、打造了这样的新的防火墙机制,针对危机的,这两个也是我前面所提到的,也是我管理的欧洲金融稳定安排,以及ESM欧洲稳定机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供宏观经济调整贷款包括其他的一些工具,这些我们也是借鉴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验,我们也把欧洲做的意见和建议纳入了我们的计划。

  一开始我们觉得有些很难管理,你很难想想一个加入欧盟的成员国加入了之后失去准入,当时我们觉得是很难想像的,但是经过这个危机我们直到这时可能发生的,这可能也是在过去的那么多年来欧洲所遇到的最严重的危机。现在通过打造这样的一些机构,他们能够在克服危机、克服挑战方面扮演着实质性的重要角色,我们整体的ESM上面有的7000亿美元的认缴资本,并且给5个国家提供2441亿的支持贷款支持,到目前为止其中的四个国家还是很成功,那么他们自己能够实现很好的市场自我融资,也能够获得客观的利率安排机制,希腊是一个特别的例子,现在进入了新的贷款的安排,也许未来的五年之后它总共有机会获得860亿欧元的借贷。

  从我自己的角度而言只有一些相关的条件必须要被满足,这种条件形式的概念其实是代表着你所作的经济政策的改革,项目必须要能够真正的得到落实、得到实施,我们会对这些国家每个季度进行检查。只有相关的条件得到了确确实实的落地,我们才能够给到你下一轮的一个贷款支持。

  对于这些新的机构他们的金融稳定安排一个稳定机制,我们首先希望所有的成员国留在整个欧洲区,第二个好处能够逼着这些国家真正的进行一个全面的改革,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从一些IMF的项目中获得了很好的教训和经验,很多的项目中间有痛苦,无论是巴西、土耳其,项目执行之后三到五年之前陷入泥潭的国家都能够恢复并且获得经济上的增长。对于欧洲的其他的家也许未来的几年已经有比较好的进度。

  第三点债务上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所有的这些贷款项目都能够让国家只要比IMF的贷款项目更有项目,利率是低于1%,而且是获得20年到30年的贷款时间,这个是IMF的三倍。帮助这些国家有足够的时间来归还这些援助性的贷款,我们看到希腊节约了80亿欧元,这是在债务方面的一些节约。

  中国而言这个数字不一定很大,但是这确实是整个希腊4.4%的GDP,参与救助项目的国家当中我们能够帮助这些国家获得更好的稳定性。而且一些知名的专家也已经表达了他本身并不仅仅是必要的,的确是具有实质性好处的。

  之前我已经分析了,而且很多失去市场准入的国家,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做的事。在欧洲有一些其他的,包括我们的进一步要去释放的增长潜力,以及包括提高现在还不是很高的生产效率。我们在生产力方面落后美国,所以我们也需要一些特别的投资项目,我们有容克计划(音),我们需要让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得更好看,让他们重新给经济体实施贷款。

  另外还有新的问题,可能只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也就是欧洲的移民问题,我们希望危转化为机。此外还包括欧洲的联盟也能够深化它的发展,大家一直在媒体、报纸上看到有关难民的问题,这是欧盟现在遇到的巨大的一个挑战。现在有大量的难民在过去的20年已经进入到很多的欧洲国家,大部分的难民来自于非洲,现在的数字已经有100到200多万的人今年会进入欧洲,明年至少也是这个数字。那对于一部分的欧洲的国家像奥地利、包括德国、瑞典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危险,因为他们想要融入这个社会,需要房子、需要医疗方面的支持。所以就会带来社会紧张的风险,一下子从外部的文化而融入这个社会是会带来风险的,但是背后还是有一个不错的机会,因为我们如何做好管理工作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需要更好的政策,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应对人口方面的一些挑战,人口方面的一些缺陷,所以能够带来的一种的能够提高它的产出。

  另外一方面对于我们的GDP的增长会有正面的影响,虽然会带来0.2%到0.3%的数字不大,但是还是正面的,所以我们如何通过这样的移民能够把它转为中期的增长的机会。

  另外一方面我们会在整个欧盟、在欧洲的货币联盟方面打造更强劲的,我们可能也有五个整个联盟主席的提案。包括从容克到道拉齐(音)等等,在整个欧元地区在资本市场有一些由县财政的,包括实现更好的风险共享,要解决在不同的一些税务、在偿付能力方面以及《公司法》的问题。

  我最后可以做一个总结,我想要总结的是整个欧洲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目前已经摆脱了危机,我们一度深陷这个泥潭,我们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我们也有欧洲本土的主权债务危机。而且我们引入了全面一个应对战略,失去市场准入的四个国家能够成功的回到正轨,希腊是一个特例,我们有信心,但是还有很多的挑战,包括生产力低下、GDP增速低下也需要我们努力。

  另外一方面也让我们的整个机构融入全球经济体,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

  主持人:感谢雷格林先生的演讲,我们请到的第二位演讲嘉宾,是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隆武华先生。隆武华先生长期从事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研究,对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有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掌声有请!

(图2:隆武华--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隆武华:各位来宾,非常高兴在这样的场合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我今天要说的题目叫做《世界城市与资本市场合作》,在这里说一下在深圳这个地方谈资本市场合作是讲这个主题,如果在上海谈是另外一个主题。

  第一个我想跟大家简要的回顾一下人类对世界城市方面的一些阐述包括它的属性包括这里面深港之间资本的特别的一些优势。第二个我会就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合作谈一点思考。

  讲第一个问题何谓世界城市?这里面的概念从很早的时候就是从1915年开始,也就是上世纪初就开始讨论什么是城市?它的先驱是杰德斯提出的。到了60年代英国的地理学家彼德霍尔先生是说世界城市专指以全世界发生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城市,它列了很多的指标,它认为世界城市应该是政治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人才中心、信息、人口、娱乐中心,它列了很多表格,比如说他认为是首先是国家的政治权利或者是国际机构世界银行、IMF比如说亚投行等等的机构聚集的地方。第二个是国家重要的贸易中心,第三个主要是银行所在地和金融中心。第四个它也是各类专业人才聚集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内信息汇集和传播的中心。那么还有一方面是比较富裕的人群、阶层等等,他列了大概有七个指标,他说大概有这些指标我们就能衡量这个城市是不是世界城市。

  到了1991美国的芝加哥大学教授沙森有本书叫《全球城市》,提出了全球城市三角,他提出来当时的全球城市三角是纽约、伦敦、东京,但是他通过这个研究作为全球城市对全球有控制力,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世界经济组织高度集中的控制中心,反而是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公司的主要聚集地,第三个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源头和研发基地,第四个是服务和创新的城市。虽然刚才我们组委会秘书长已经讲了深圳这方面,我们一边介绍以便看看深圳这里面的状况,等下会讲到,这是人类对世界城市是不是从各个方面来总结,来讲这些熟悉的,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的状况。

  1995年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了世界城市假设,提出了七个指标,第一个主要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跨国公司的总部,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很高,然后商务服务部门的增长率较快,以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主要的交通枢纽,以及人口上规模与人口迁移地,深圳是人口迁移地移民城市这么一个状况,他提出来7个方面的状况。

  到了2007年10月伦敦金融城最后总结有四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第一个方面对世界足够的开放度,大家注意到足够的开放度;第二个有足以形成影响力的广阔的地理空间,有一个地理位置可以容纳;第三个种类繁多的、重大的机构活动;那么第四个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口结构,当然我们深圳都是外国人其实也多了,多元文化的一个人口结构。

  那么它建议全球建设城市者在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个方面吸收国际移民者,容忍大量、多种族的外籍人,刚才也讲了建设的体系,怎么把人容纳到欧洲来,来还带来了各方面的需求,这是第一条。第二条重要的国际观光目的地,为国际商务服务提供基地,重要的国际观光的城市,我们原来到东京、韩国、北京、上海、深圳是观光目的地。第三条就是鼓励深度创新,我在深圳10年,深圳是一个创新城市。第四条高等教育国际领先,文化资源国际认可。在这块可能还得努力,这是2007年的一个状况。

  所以这里面我就讲什么是世界城市?这里面前人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做了很多努力,试图把握世界城市的主要属性,它的主要努力方向、它的主要特点,我相信这些总结对于在座的特别是对于深圳市政府能够有所借鉴、能够有所启发,这是第一部分的第一个小问题。

  第二个深圳和香港独特的优势,这块我没展开,因为这里面在座的包括我在深圳住了10年,讲深圳的优势、讲香港的优势,讲深港的优势讲一天讲不完的。有一段话: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包括开封很大的状况,今天成了微不足道的;那些曾经微不足道的,在今天这个时代却成了大者。我想讲惠州,惠州的同志当年到发改委申请项目,发改委的领导说不知道惠州在哪?惠州同志告诉你,惠州靠近深圳在香港的边上。但是大家知道惠州在200年前深圳就是惠州的一部分,这里面没有贬低谁的意思,时代的车轮在往前,如果不跟上时代这个城市就会被淘汰,这是一个状况。这个话我当时2010年离开的时候讲了很多,这是讲的第一块,希望通过一部分使大家重新回顾一下世界城市主要特征,希望能够对号入座,进行,了解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的弱势,朝着既定的目标往前走,然后就可以用新的习惯。

  第二块我简要的说一说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合作,这里面我会讲三个小点,我们重温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讲话精神:要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里面股票市场发展的宏伟目标,也是我们做实体工作包括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重要的指针和主要的精神贯彻。

  讲完这个以后我讲融合是资本市场合作的基础,这个问题我昨天把我写的大概2007年的3月份的写的一个我提出来,深港合作从最基础的哪个地方能做得到的,首先尽快落地,赶快推动这里面讲了很多的例子,包括早期的长株潭模式,近期有京津冀模式。因为资本市场是一个高级形态,是一个基础合作水到渠成的过程,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过程。所以我提出来融合是资本市场合作的基础。

  第二个信息技术是资本市场合作的保障,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必须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监控能力,决定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和水平,这是一条基础原则,毫无动摇。开放的能力和开放的能力必须与监管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这是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的方面。

  信息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设施,要谈合作所以信息技术的建设对于双方来说是至关重要而且是根本的要素。

  那么首先讲技术的互联互通是市场互联互通的前提,站在这个地方怎么合作?我们希望龚教授能够更多的指点,这个合作与其他的合作不一样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它处于同地的,这个合作不同,它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就显得极为重要。

  同时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前端控制的需要,现在的技术必须通过计算机来实现。

  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实时盯市及平仓的需要,这个盯市和平仓的需要,老百姓说什么叫盯市什么叫平仓?

  第四条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实时掌握情况的需要,现在交易千变万化,怎么样能够使相关的监管者、相关的状况及时的掌握?信息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包括我们也有很多体会,建的系统每天把信息收集起来。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风险监测监控,包括开放,监控它有风险有多大,情况怎么样?

  同时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时代可以模拟和复盘,具有非现场检查功能,哪个环节?哪个地方出问题了,包括前段时间内幕交易和违规的模拟大数据都可以做到。总之信息技术可以满足交易的要求。

  产品是资本市场的合作的抓手,我们可以把资本市场的股票和债券,这个表可以完美的反映它的产品的属性,风险高一点、偏贷一点风险就低一点,股票和债券之间风险适中一些,在这个方面产品的合作推动市场向纵深发展。衍生产品里面它的风险程度应该说是循序渐进,一项一项来推进,我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何杰:大家下午好!我今天主要站在企业的角度需要登录自卑市场可能要关注的一些要素,因为这些十多年一直做这个事情,上市资源的培育。

  因为从西方知识界把知识把图形、文字、概念能够清楚表达的知识,上上网看看书也能学到,第二种是非编码知识,更多是感悟、体会,可能演讲者讲到自己的企业怎么样。

  分享一下我关注的几个要素吧,因为我今天主要说企业上市,我们知道到三板到四板不叫上市,我主要是讲场内市场,深交所本身也有一个主板市场,也有480家企业,也是中国主板市场的一部分。上市市场的数量我们交易量占了46%,事实只有41%,这叫场内市场。

  三板市场发展的很快,挂牌数量已经达到了4000多家。

  注册制的问题,由于股市的波动,但是我们对注册指有一些误解,去年我们参加一个博士后的婚礼的时候,当时让我参加婚礼突然让我发言,我说如来说你们是夫妻,第二句话我说你们不是夫妻,第三句话说你们是真夫妻。我说第一句话你们在法律上在大家的见证下你们结为夫妻了,第二句话你们成为夫妻之后一定不能以过去的要求对方,第三句话平平淡淡也是真的夫妻。

  第一我们要搞注册制,第二不搞注册制,第三我们一定要搞注册制,注册制审核的重点要发生变化,更多是以信息披露为重要,首先相信你是个好人,如果你在没有做好人的情况下必须以后续的惩罚措施为依托,出现问题以后一定是一个强大的处罚机制。

  目前在证监会在审企业的情况有700多家,其中有一部分是已经过会了,这个月20号以后就会逐步的发起,大家可以看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是不太平等的,集中就东南沿海、西北地区能够符合上市的条件很少。

  第一个分享是企业上市第一个是信心,发行的障碍更多,从现实中我们可以率先上市的企业往往不是行业老大,比如说当年的乐视,我们知道湖南有一家家家酱油(音),刚刚上市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大家都知道卖汽车的第一是庞大,但是有一个第九的是芜湖的雅夏(音)汽车,往往上市的都不是行业的龙头。孙中山提出了很多的计划,大家觉得太庞大了,根本实现不了,所以他发现老百姓的生活没根本性的改善,他发现而是人们的思想的作怪,所以后来在国家建设中他就特别强调心理因素。从2004年到现在我们执行以来大约有370企业没有过会,第二次过会率是95%,初次只有70%到85%之间。就说明这些企业被否的企业更多不是根的问题,更多是需要拿批文、需要转型、需要考察、专利的保护和投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这些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发挥了一往无前的精神,所以在这个上市的这个问题上我想在座的企业家都应该成为叩门门就会打开的人,强调一种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心理学生还有一个现象叫孕妇现象,你看到的东西都是你内心的反射。

  第二个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从2007年的改革以来我们的资本经历了大的浪潮,但是大家发现这个曲线是极其不平滑的,从IPO的现象来看没有规律可循,新兴就是不成熟,转轨就是经常变,20多年已经发生了9次,本世纪发生了6次,日光之下并不新事,引申到我们的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的事情没有必要,历史上这些事发生过。

  在我们中小板大家可以看一下2008年9月份中小板上市了273家企业,发行的市盈率是29倍。但是金融危机以后就恢复发行了,2010年中小板上了212家企业,平均54倍,拿了9.9亿,是以前的三倍,所以哪个时候好哪个时候坏说不清楚。如果以前发也不错,所以在一个大的转型期,我常说一句话,我们都是大时代的小人物不能左右时代的变化,但是要努力适应它,做好当下可以做、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也常说一句话常在当下非常的积极,活下当下的含义就是不要为昨天的耿耿于怀,不要为明天的事考虑,珍惜眼前人。

  第三个我想说上市不是免费的午餐,因为资本市场有一个最大的效应叫做放大效应,它是把未来的收入的折现,未来50年的收益全部折现了,上市有很多很多的好处。但是我也要说上市不是免费的午餐,这个代价就是要遵循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和运作理念。什么叫上市?上市就好比是在高速公路跑,没有上市是在乡间小路跑,乡间小路没有规矩,但是跑的快吗?高速公路有很多的规则,有速度的限制等等,所以规范就是自由,没有规范就没有自由,规范是告诉我们在这个范围你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每个人都有感恩的心,但是很多人缺少敬畏的心,敬畏的心不能保证我们跑多快,但是可以保证我们以后还在跑。

  所以要避免出现一些无知的违规、被动的违规,最可恶的就是恶意的违规,无知、惯性、被动,要通过教育、规劝来解决,在资本市场已经出现很多的案例了。

  第四个要素我说说是规范工作从娃娃抓起,资本市场有强烈的路径依赖,有些问题在大家没有上市的时候没想明白有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有些事情需要追求终身的。我们深圳有一家企业尽管其他股东对他当年的虚假出资没有异议,发改委就说会有关注的问题。要做到短期的利益和长期的利益的平衡,鱼跃医疗在当年财政部招标的时候招的数量和报的数量对不上,发的债对不上怎么办?还有一个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做假的,高新企业有一定的条件都是达不到的如果上市以后要补税,如果上市前被发现可能成为上市的一个障碍。

  但是还有一个大家要注意的,这里面给投资者一个真实的上市公司是我们的良心和底线,很多人做一些兼职的股东,所以独立董事也是这样的。公司好不好跟我不一定完全有关系,但是要给一个真实的,所以有些上市公司报材料的或者是财报粉饰的现象,你可以随便编,编完以后过一个月问你你能不能重复一样呢?有很多的企业不上了行吗?说真话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不记得说了什么。

  因为上市要素之五危机管理,过会不等于发行,发行不等于上市,也出现了三家以上的案例,所以一个企业的上市过程中要重视危机处理,包括台湾也有一个说法,叫媒体产业不叫文化创业产业叫制造业,还有人说是屠宰业。我们想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但是这些年媒体有一个词有有偿默认,不是宣传你的故事,而是宣传你掌握的东西,挖掘企业家也干过的坏事。在一个大的转型期很难说一个企业家在过去没干过一些坏事、傻事,怎么进行危机预案的应对?经过去年的整顿之后包括21世纪遇到一些情况之后大家还要积极的应对。

  还有一个要理顺内外的关系,举办特别多,一个是内部,一个是媒体、还有一个竞争对手,对外采取温和的竞争策略,对内要摆平关系。

  第六个就是新型政商关系,过去只注重结果、不重视结果不重视是非。但是我们也要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程有问题你的结果一定有问题,包括ISO26000中国化也发表了GB36000标准里面有一点很重要的一点公平运营,内部不进行商业贿赂的机制。以前我老跟企业家说要被上市,上市以后以前的事就不被发现了,现在远远不是这样。怎么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商关系需要大家认真的思考,包括华为,华为去年也送了四个人抓到检察院,万达董事长亲自抓审计部门。

  还有第七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道路和伙伴,中介机构也不是越大越好,在合适的团队过程中还要有一个有自己的一些顾问,站在你自己的角度,搞装修一样,装修最缺是第三方的监理。

  除了七个之外还有细节管理也要重视,包括上市公司的高管一定要参与到整个材料的制造当中,黄山一个做茶叶准备上市的第一大客户是省政府,第二大客户是监察局。去年这个时候院线第五大客户是武汉国资委,第二天就取消上会,所以要重视细节管理。

  在很多年以前我在审一个企业的时候当时就发现清华系的企业它同一天开股东大会,创业大会一定要省政府批准,还有工商部门也要登记,三件事在同一天完成了,超越了一般的常理。

  最后我想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星斗的时代,让我脱颖而出的时代。这的确是最坏的时代、令人沮丧的时代,让我出局的时代,最坏还是最好全要靠花心的大小和努力的多少,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何杰先生的分享,今天的第四位演讲嘉宾,是香港中资证券协会会长,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谭岳衡先生。谭岳衡先生曾担任于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金融综合司,后陆续担任南方证券香港公司副董事会、长城证券公司董事、招商局金融集团副总经理兼招商银行董事,招商证券董事长等职务。掌声有请谭岳衡先生,有请!

(图3:谭岳衡 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谭岳衡:各位来宾、我讲的题目是《深港资本市场新预期、新机遇》,讲三点内容。

  第一点是沪港通是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开始进入互联互通时代,第二点是开通深港通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进入全面的互联互通时代。第三点是新预期新机遇。

  第一点沪港通的开通标志着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联通正式开始,去年的明天11月17号沪港通正式运行,从此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通过沪港通这个机制把两个市场联通起来,虽然存量不大但是流量每天都是更新,就像两个水池水管联通是必然的。

  沪港通开通不久又宣布了公募基金可以投资港股,今年5月23号又宣布了两地的基金互认从7月1号开始实行。由沪港通为发端对公募基金投资港股再到基金互认再到拟定中的深港通,还有议论中的商品通、期货通、互融通,所有这些联通的措施使内地与香港资本乃至其他国际市场互相连接。市场是水池、通道就是水管,以沪港代表的举措使资金在内地与香港市场间流通,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市场开始进入互联互通的时代。

  第二点开通深港通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会进入全面互联互通时代。沪港通一周年从数量上看没有预期的好,今年上半年港股交易占同期香港每天成交的比重大概是3.5%,北项的每天的成交额占上海市场的比重也只有1.2%。从这个数字看大家可以会怀疑沪港通是不是更多了?会怀疑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发展方向是不是有意义呢?

  我们认为看沪港通的效果不能单看成交量的多少,水池流的是正常的,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至于量不大可能是意料之中的,沪港通本身的制度设置就是为了适应,实验就是为了看一看,沪港通从预期设置的门槛和限制就是不想让量太大了。或者说沪港通开通之气着眼点不是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先把通道打通。

  第二两地市场投资者对通道也有一个了解的过程,对两个市场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好比高速公路通了汽车司机习惯了走地方走,还要了解从哪里进去、从哪里出来。

  第三个沪港通开通的时间两地市场的环境客观上让大小有影响,尤其是内地市场剧烈的波动,联通美国加息周期的预期,以及香港同样的受到影响。环球内地和香港的市场环境客观上也使投资者在跨界、跨市场方面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市场普遍质疑沪港通的限制,其实这三个限制本身就是沪港通特点,这三个特点保障了沪港通试点的平衡成功,现在讨论的重点这三个限制还要不要保留?我们认为接下来的任务是落在深港通的身上,深港通开通有了基础,沪港通为深港通起了示范作用。积累了经验,当内地市场融资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内地市场的运行需向常态化的稳定,开通深港通就会水到渠成。

  第二只有深港通了,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才能进入全面的互联互通时代,沪港只是两地市场的部分的联通。深港通以后才是全面的联通,以后看市场一看华尔街,二看深沪港。

  第三深港通的额度、品种还要不要放开?我们觉得配合资本开放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深港通采取放开的策略会好一些,在现在的基础上上分布的放松。

  第三点深港通以后深港资本市场新预期、新机遇。深港通虽然是后来者,但是它的意义和影响会更加深远,深港通以后资本市场国际化提速、深港两地的地缘优势会使深港资本市场面临着新机遇、新预期。

  第一深港通提升深港市场的活跃度,形成千亿万亿新常态,活水流动,资金的流动会形成市场的增量,从而提升市场的活跃的程度。港股的2000亿、深市的2万亿交易量在未来可能会是常态,香港市场过去都有五六百亿,今年相当长的时间在1000多亿,有的时候达到了2000亿。这样20000亿交易量在未来可能是常态。

  第二个深港通巩固香港离岸中心的地位,香港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是最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市场会开发出越来越多的人民币的产品、人民币的流量和存量都会随之增加。从而巩固和强化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所以深圳的跨界人民币市场也会更加的活跃。

  第三通过深港通推动香港新的资本形成,培育香港的首土资本。我们说香港一直缺乏守土资本,外资不是香港市场的守土资本,因为一旦有风吹草动它会撤离,港子也不足以支撑香港的本土资本,只有中资在未来能够担当重任。中资到香港沉淀下来就成了香港的本土资本,中资会在内地和香港市场流动,但是香港是我们中资国际化的大本营。

  第四点在香港落户更多的航母母舰型企业,培育新的“定海神针”,第一个并购、第二个是牵掣,并购完成了差不多了,下一步是并购的国际化,中国的企业也可以考虑牵掣香港,让一批巨无霸的企业落户香港,形成香港资本市场新的定海神针。未来会是若干个来自内地的中国的、大型的航母企业在香港,他们会是香港资本市场的新的定海神针。

  第五中资大兴国行,在深港两地国际化崛起,作为第二代经济体国际上此应该有中资投行,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会催生出中资大投行,国际化的中资大投行会在深圳和香港崛起。

  面对这样的新机遇我们预期深圳会巩固创新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把深圳建设成为全球顶级的创新资本市场。深港通以后、深、沪、港三个市场连为一体,那么问题来了在深沪港谁是节点呢?是深圳、是上海还是香港?

  如果上海是国际的中国市场,香港是中国的国际市场,那么深圳是什么?深圳应该是全球最领先的创新资本市场,是比上海和香港更有活力的市场,无论上海和香港怎么竞争,深圳的创新地位无以撼动,从而维持深沪港三足鼎立,在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的时代,深圳会站在新经济前沿的姿态,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化创新资本市场,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谢谢非常谭岳衡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分享,他最后的寄语深圳能够成为国际化的领先的创新资本市场。下面要请出的演讲嘉宾,是著名经济学家,原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主席龚方雄先生。龚方雄博士在2009年9月至2015年5月间,任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主席。在他加盟摩根大通的第一年,就带领团队获得了被誉为金融界奥斯卡奖的全球《机构投资者》年度评选第一名,并蝉联至今。

  他本人也在2010年获得了世界华人金融影响力大奖第一名。2009年以来,摩根大通在中国各个行业牵头完成了众多资本市场和并购领域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项目,巩固了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在中国的领导地位。下面有请龚方雄先生带来精彩的演讲。

(图4:龚方雄--原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主席、著名经济学家)

  龚方雄:谢谢大家!我今天想谈变局中的投资机会,现在全球和中国的经济来讲应该都处在变局的态势当中,中国的变局很明显,主要是所谓的旧常态和新常态之间的转化。所以十三五规划里面也讲的很清楚,中国未来要保持一个所谓的中高速的增长,但是这里面的关键是创新,创新在十三五规划里面是强调的非常明显,也就是说要从粗放型的增长转换到精细化的、以创新为带动的高附加值的增长,这是中国经济的变局。但是这个变局伴随而来的是中国经济的触底,这个仍然在进行式当中。

  全球的经济变局在哪里呢?主要是美国一枝独秀,现在看来美联储在12月份加息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可能会开始启动。同时欧洲、日本包括中国其他的主要经济体经济持续低迷,尤其是欧洲,本来它的经济就很低迷,又遭受到了这个周末的恐怖袭击,这样的话可能会加强欧洲央行进行新一轮加码量宽的决心。

  日本已经连续两季处在衰退当中,日本又一次的进入了所谓的经济衰退,日本要继续加码量宽也是必然的趋势。

  所以美国货币政策紧缩,中国货币政策仍然还有宽松的空间,欧洲、日本还有加码量宽,这种反差太大,至少在短期之内美元还要走强,欧元、日元仍然会继续走弱。短期内人民币有进一步贬值的压力,虽然不存在持续性贬值。因为我们启动了所谓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货币基金组织现在已经基本上是定局了,会把人民币加入SDR,将来人民币会全球的储备货币之一,对人民币全球的需求会增加的。国内资本往外投资、中国对整个全球的资产配置会加快,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造成资本的加快的外流,但是同时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以后,国外对人民币的需求也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加上中国又有很大的顺差,所以人民币会稍许贬值但是确实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那么站在这个角度,从全球投资的角度来讲,其实大家对所谓的美元资产还是稍微有点紧张。为什么呢?美国经济好,但是经济好往往不是对该国进行投资的最佳的时期,做投资的人都知道,就像巴菲特说的那句话,投资的时候一般是在经济非常差的时候才有投资行为,经济好的时候不是投资最好的时期,反而经济最差的时候是投资最好的时期。

  对美国明年来讲,我们觉得美股继续上升的动力其实会非常弱了,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美国的融资成本会上升,因为美元开始进行货币紧缩。企业的融资成本要上升,第二之所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美联储要加息,是因为有通胀的压力,而且通胀主要是来自工资方面,因为美国的事业非常低,达到了自然就业的状态,很多企业不加工资是雇不到人的。所以美国民间又面临工资上升的压力、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有强制成本的压力。美国企业的盈利增长几乎是零,消费增长也几乎是零,原因之一就是强势美元对美元跨国企业带来的压力,同时又没有劳动力通胀和融合成本低这两个优势的话,美国的波动,而且估值很高。

  我讲这一点论证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压力,比如说把人民币换成美元买什么美元,什么资产呢?股权类资产要谨慎,美国的市盈率17、18倍,国内的10倍左右,新兴市场和其他的很多地方比美国高的多,它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工资、融资、美元的压力。所以你买了美元以后干嘛呢?买股权不是最好的,买债在美元加息的情况下,美元的国债会下跌的,这时候又不是配置固定收益的好时机。那么剩下的一类就是房地产了,房地产的话你想想美国加息,美国的房地产能好吗?美国的房地产过去几年已经好的不得了了,现在的环境渐渐没有了,大家已经看到了香港对美国房地产市场和美国利息最敏感的地方。香港的房地产已经开始下跌了,我觉得美国房地产也在收紧,所以拿到美金干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会限制人民币贬值的空间,拿了人民币换美金,拿了美金干嘛呢?配置欧元、日元的资产倒是可以,日元的资产不便宜了,但最重要的要配置欧元和日本的资产。你还要做好风险管理,因为人民币对美金贬值空间有限,意味着人民币将来会像日元和欧元一样继续升值,你把人民币换成了欧元去买欧元率的资产,不利率的对冲的话,实际上得到的回报大部分被利率风险抵消。这样的情况下资产还是要留在国内,所以我对中国的资产市场,我近期一两个月的观点一致是非常看好的,我觉得A股在3000点打底是创造的,我9月份讲的时候不太相信,觉得会跌到2500、2000,现在看来这个底非常的坚实,虽然中国的经济还是很差。

  中国经济差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未必不是一个好的投资的时点,尤其中国资产的估值,尤其大盘蓝筹还相对便宜。其实投资中国关键有一个所谓的新经济和旧经济之分,国外的投资人都把中国的资产分成两类,一类是新中国资产、一类是旧中国资产,所谓的旧中国资产就是传统产业,一宗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那么新中国的资产和消费、服务业尤其高科技,我们跟深圳高交会相关的TMT,高科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相关的新产业,那么这个是被大家称为新中国资产的代表,这一类的资产是会增值的。

  我觉得其实从中国未来的方向来看,它的新兴的产业不仅仅是所谓的高科技、互联网、大健康、服务业、消费升级等等。其实我一直讲金融行业在中国也是朝阳产业,金融产业在中国应该会被归为新兴产业或新中国产业,虽然金融产业在西方来看已经是传统夕阳产业。原因是在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的调整下,我们进入新常态之所以步履艰难,一直转型不成功的原因就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中国的金融行业不发达,这个是抑制中国经济转型调整主要的瓶颈。

  我们的融资结构是以间接融资、银行贷款。80%都是间接融资、银行贷款,这一类的融资导致的经济结构往往就是重机铲型的,往往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往往形成的大规模的产能过剩。但是轻资产类的产业比如说消费、服务业、高科技这一类的行业在间接融资的模式下发展不起来,原因就是:

  银行贷款主要是靠资产抵押的贷款和融资方式。大家知道资产抵押在中国一般都是有幸资产抵押,一般都是房地产,所以为什么银行贷款所驱动的经济增长所谓固定资产牵引的重资产型的资产方式,因为轻资产发展不起来,轻资产消费服务业,高科技没有什么资产好给银行抵押的。无形资产在中国不存在,知识产权市场几乎没有,品牌市场几乎没有,拿什么给银行进行抵押呢?比如说你的一个发明创造、专利等你的产品还没出来,仿冒品出来了,专利值多少钱银行根本不知道。所以在中国经济现状和产业结构的情况下能够给银行抵押的只有机械、设备、房地产,能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跟这相关的重资产的行业。所以中国的不发达、消费、服务业、高科技发展不起来原因就是中国的融资结构太偏重于间接融资、银行贷款。

  那么在西方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美国资金的主要来源不是靠银行贷款,所以为什么把银行贷款称为间接融资?所谓的不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因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资本市场,它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发债进行直接融资。IPO也好,债务类融资也好,股权类融资是轻资产行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因为股权方式或者说直接融资它是真正的所谓的共担风险、共享回报类的资金来源。

  银行贷款为什么被称为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基金呢?因为银行贷款是避险为目的的,不是以趋利为目的的,因为银行全部贷出的存款人的钱,保本为主、获利为辅,所以为什么银行贷款都要有资产抵押,全世界的银行都是一样的,在全世界各地的中小企业、轻资产类型的行业的融资都不是靠银行贷款去解决的,尤其是股权资本市场来解决的。因为他们这类的资金是共担资金、共享回报,如果这个企业不好我投在企业的钱也没想要回本,不存在所谓的资产抵押的问题。

  那这一种类型的资本市场在中国严重的不发达,为什么中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我们轻资产的行业尤其高科技中国缺乏创新,我们十三五规划天天讲创新,但是中国的创新动力非常少,就是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国的金融行业不发达造成的。在中国金融行业、资本市场确实是朝阳产业,因为这个十三五规划一方面提了创新,另一方面就是发展有效的让企业融资,同时投资者利益得到保障的资本市场。十三五讲的一句关键的话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果大家把这句话跟我刚刚讲的中国由于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不发达造成中国市场转型调整非常艰难,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就会理解为什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所以在中国资本市场是朝阳产业,我们的证券、保险、银行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证券保险不用说了,尤其保险业在中国的渗透率非常非常低。其实证券业也是类似的,保险业在中国市场规模才有11万亿人民币,我们是60多万亿的经济体,所以是六分之一。在美国情况完全是相反的,美国保险业的资产是17万亿美金,美国的保险业非常发达、渗透率极高,很多社会问题都可以寻求保险业的市场方式去解决,在中国很多事情还是政府扛的。所以为什么李克强总理一直强调我们很多政府承担社会功能应该交给资本市场、交给保险业,要大力的发展保险业去解决政府不应该承担的社会功能,这是举的一个例子。

  另外一个例子我们企业杠杆率很高,现在要去杠杆,在中国去杠杆的过程是一个结构的过程。我们一方面讲企业的杠杆非常非常高,中国的企业杠杆率在全球相对较高,但同时中国又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家庭层面的资产负债表都是全球最好的。家庭的杠杆率非常非常低,家庭的储蓄率非常高。中国其实从另一个方面讲虽然是全球最有钱的地方,却又是全球最缺钱的地方,一方面全球最有钱,另一方面企业融资非常难,这不是相反的印证资本市场金融业不发达。这个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吗?缺乏有效的中介和市场的调节把中国国内有的钱调节到应有的地方去,一方面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老百姓投资难,我们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

  所以在中国一方面企业要去杠杆,这个金融业可做的事情非常非常多,资产证券化,很多金融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府有待推出。另一方面我们的和个人可能要加杠杆,因为我们的家庭层面的杠杆率太低了,将来发展成为消费型的社会消费型的经济在家庭和个人要加杠杆。美国人每个月赚一万美元会花一万零五百美元,通过金融业的杠杆来消费未来,中国不一定走到那一步,中国家庭的储蓄率是30%,中国是消费现在,所以为什么经济不好?我们所谓的双十一单身日那天我们的网络销量还可以突破900亿呢?西方人对中国的经济确实很不理解,为什么让西方人看到在中国所谓的新中国和旧中国区分开来?

  前段时间有个非常非常典型的案例,美国有一家企业做起重机的公司,前端期间发了盈利警告,今年的盈利非常差,他说中国没有想象会这么差,所以他盈利达不到预期。他说不好也是讲讲中国的故事,结果在同一天在另一个公司,会今年销售和盈利会大规模的预期,因为是中国出奇的好,没有想到中国会这么好,这家公司是耐克。中国运动品牌耐克是消费行业的典型的代表,是中国所谓的消费的典型代表,而且是一个健康运动的品牌,中国现在运动、文化方面的消费越来越多。他说中国出奇的好,我们没有想到中国会这么好,同一天出来两个都拿中国说事。现在在中国要做投资的话不应该只仅仅讲一个宏观的故事,中国更重要的是一个行业的故事、是一个微观的故事、是一个产业的故事,哪一行好和不好关键要所处在哪个行当?哪个行业?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新经济和旧经济之分,所以我今天的主轴就是强调新经济和旧经济的区别,关键是发展中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也就是十三五规划当中所强调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所以你把这些都想清楚了以后,其实中国的机会非常非常多,就像我刚刚讲的中国保险业的渗透率非常非常低,保险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证券银行业也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一方面钱的多的不得了,另一方面融资又难的不得了,症结所在就是中国金融业不发达,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中国的金融行业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和发展机会。

  所以只有把这个事情解决了以后中国的创新发展才能真正的把它的潜力发挥出来,我们天天讲的创新、创业,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金融中介作为资产配置的中介媒体的话,我们这些钱是到不了这些行业的,这些行业是发展不起来的,所以创新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实实在在的要把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国的金融行业发展起来,我们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才能解决,尤其是高科技、消费服务业这些轻资产类型的融资难的问题才会解决,中国经济才会更加的高效。

  做投资的人都非常清楚重资产型的行业资产回报率是非常低的,所以投资重资产型的行业一般给投资人带来的回报非常非常低,但是轻资产型的行业回报率非常非常高,本来资产就小,所以资产回报率主要体现在劳动生产率,是靠技术、是靠商业模式、靠人才去聚才、才发展。所以这一点其实不用多讲我们中国人是非常有机会的,财这个字就非常有智慧,这是老祖宗几百年前甚至是几千年就已经把这个财的定义给我们讲清楚了,你看中国字的财贝加人才的才,什么时候产生财富啊?要珍惜人才要能产生财富,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智慧。但是这个东西高科技里面大家知道最大的人才就是人,我经常讲其实轻资产类型的行业贷不到钱的原因这些企业没有什么资产,所以银行不给贷款融资难解决不了。

  但是要发展到了资本市场,比如说阿里巴巴早期融资的时候,人家什么都没有,人家确实是要命有一条,我一大堆人才在这。但是在国外就能融到钱,在中国为什么当时没有这样的投资人?在中国为什么阿里巴巴融不到钱,没有中国人愿意当他的股东,就是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不发达,缺乏目光长远的投资者,我们缺乏多层次的、有效的资本市场,因为多层次、有效的资本市场就培养不出来有眼光的机构,所以为什么很多企业融资难在中国找不到钱。那么高科技天天讲创新,比如说我们高交会,办这样的大型的活动但是融资的问题不解决的话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要向创新型的经济转型的话资本市场是关键,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龚方雄先生带来的精彩演讲,龚先生也提到了新常态破解之际中国积淀和机遇。下面要请出的演讲嘉宾,是国际蚀本市场协会亚太区董事张顺荣先生。张顺荣先生曾就职于国际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资本市场以及兼并收购的工作。2014年加入国际资本市场协会,负责协会亚太区以及大中华地区的工作,掌声有请张顺荣先生。

(图5:张顺荣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亚太区董事)

  张顺荣:谢谢主办方!各位尊敬的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我代表国际资本市场协会非常高兴参加关于全球资本市场新常态与机遇以及如何发展。

  有些听众有可能不太熟悉我们这个机构,我们是一个行业间的一个同业组织,总部是在瑞士,代表着我们国际间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和其他可持份者的利益和一些协调。总的来说针对国际固定收益的资本市场来制定一些规则,来给予市场一些关照。

  我想第一个就是有可能前面嘉宾没有聊到的就是非常大的今年的议题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大家都知道人民币在今年突然之间我们也没有想到有一个提速,特别是大家都有展望有可能加入SDR,我记得5月份的时候跟世联的同事跟伦敦开会的时候打了一个赌,世界上的金融机构都对于加入SDR非常的乐观,就算是在现阶段的没有加入的不管是股权的机构在配置人民币的产品。

  到了下半年人民币主动贬值2%,包括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的会议,看上去确实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我们在刚才看到沪港通还有深港通,互联互通和国际间的联合是非常大的趋势。结合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个人觉得至少对于国内也好、对于国际也好,本身这个资本市场这个机遇是非常大的。首先我们要来境内,现在大家都知道沪港通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意义,两个交易所增加了两个管道,让各自的机构自由的买卖对面市场的产品,特别的意义在于在深圳就算是沪港通之前,因为香港这一边什么阻碍,基本上拿了一个通行证在香港可以开户。好多我们的个人已经不同层面的参与到了香港的股市里面,反而是外部的外资机构加入国内的渠道不足。现在有个沪港通对他们来说意义是很大的,总的来说大家对于国内的市场肯定是看好的。

  再到债券,接下来互联互通除了深港通之外,互联互通也是重要的大家工作的议题,从程度上来说它的复杂性更高,有可能比交易所互联互通要难。因为基本上债券都是场外市场为主,不是场内市场,不是说两个市场结合、联系就能够形成的。当然我们看到比如说今年早期时候包括香港的港交所都在谈修路的问题,所谓金融基建怎么为互联互动出力?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从发行人和投资人的两端都对国内的市场的兴趣是很大的。我们以债券为例,这个月还是上个月有汇丰、中银香港、招商局都批准发行熊猫债,这是很多年我们看到一下子多了起来,看到熊猫债的兴趣,国际的发行人是一直有的。但是从监管本身这个体系和我们说发行这个时机来说,现在我们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层面,所以我们会预计发行人参与到国内的发行会越来越多,有可能作为银行间的市场来说熊猫债是一个开头,再到我们上交所的国际版。对于债市和股市,面向发行人的开放我们持乐观的态度。

  第二个投资机构来说,在香港的好多的投资机构这些机构有可能是外资的,当然他们是注册在香港的一个实体,通过这个实体来申请一个牌照来加入市场。所以说我们看到国际市场本身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非常兴奋,首先一点要参与在岸的人民币的市场。

  那么第二当然是离岸的海外的市场,海外的市场第一就是中资机构越来越多的参与,我们看到像交银国际在内的中资在海外部署,香港肯定是一个大家从熟悉度来说、从时区来说、从方便来说都是最好的一个目的地。我们看到海外的布局也越来越多,中资金融机构在欧洲、美国都纷纷布局,为了推介人民币的产品和配合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有很多的金融基础设施都开始向海外发展,比如说深交所和德交所和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一个人民币交易的平台。

  我们跟外汇平台跟芝加哥商交所也成立了合资公司,类似的主要金融中心都开始设立办事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相应的东西都要做配套,如果没有结算、清算和其他的最主要的基础设施的话跟不上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有好多的需求都摆在那。国际市场对离岸的市场是很有兴趣的。

  为了配合人民币加入SDR人民币相应的产品也很多,财政部定向在海外发行人民币的债券,所以国际间一定会随着人民币加入SDR会配置相应的资产在人民币的产品里面。因为人民币国际化,真正国际化的代表并不是人民币的交易已经排到第几位了,或者是做交易或者结算的时候用人民币。国际化真正的标志两个跟中国不相关的假设英国和法国在做交易结算的时候也使用人民币,那个时候人民币的国际化才到了了标杆性质的、里程碑的作用。当然我们看到了很好的势头,人民币总的来说在海外我们看到还没有我印象比较深就是近年在卢森堡这么一个小的地方,在街边一个旅游处都可以工行关于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产品的业务。

  我们在其他的一些投资,个人开放投资人去海外去投资,以后就加速了双边双向的,又结合刚才我谈到的互联互通。不管是海外投资人和国内投资人都增加了投资渠道。所以说增加一个选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事,选择权本身它是有价值的,我们现在多了这么多的投资的选项,来丰富我们的渠道,我们就不需要在国内一样不是房市就是股市,当股市、楼市都不怎么样的时候大家就很茫然。气候就是契合中国老百姓第一还是比较保守,喜欢有一定的存款,第二希望有一个保本的心态。简单股票来说,因为房子的话流动性有问题,卖出一栋房子要花很大精力。流动性证券市场,但是对于股票来说反而债券市场和债券衍生出来的理财产品有可能是更受中国人消费的习惯和中国人储蓄的习惯,会对资本市场本身有更大的发展的前景,这是我分享的第一个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这个议题。

  第二就是说我们要谈一谈我们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一个支持,那么刚才有其他的演讲嘉宾也说了,其实直接融资是最好的支持的融资的渠道,国内的还是以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在美国70%都是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这都是一个趋势。

  现在人民银行不断的放水,其实本身在市场内的流动性还是很可观的,中国经济相对来说比较差,一个原因就是大家可以想见银行还是基本还是有风险管理的,如果你做银行我也不可能我把钱贷给小微企业不贷给国企。等于过银行再放水、再降息这些钱很难流到中小企业里面去,中小企业是支撑我们整个GDP增长和经济的一块。唯一的一个方式就是开放资本市场,现在IPO又开始开放了,其实就是让更多的企业跟投资者有配对的,注册制就是以披露为核心,只要把我的风险,几斤几两,你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总有投资人愿意承担这个风险,也希望有这么一个收益,因为收益和风险永远成正比。配对度更高,可以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的问题,也让我们的投资人多了投资的渠道,国内开放的趋势也非常的赞同。

  在欧洲现在有一个新的计划,它叫CMOU,它是欧盟提出来在2019年前要达成一个资本市场的联合,为什么呢?它要有一个更加标准化、更加容易、一体化、一致性给所有的发行人更加方便的进入资本市场。欧洲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也不是很高,所以欧盟提出来这个概念也是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来参与直接融资,而且来提升欧洲的经济,因为大家知道欧洲的经济也比较低迷。利用这个计划让更多的企业有直接融资的趋势。

  我们看到不管在欧洲还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间大家来说这个东西都是大同小异,说明整个的趋势是一致的,不管是中资机构,大家都有配合一起往前走的这么一个动力。所以我们看到资本市场不是单一的高大上的市场,跟单体都是息息相关的,特别跟实体经济都是有益处的。流动性会是一个问题,现在的市场不是特别的活跃,特冰是在亚洲一般是买入和持有的策略,如果流动性太差的话会影响政策本身的价值,如果流动性太高的话增加了成本,好不容易产生的回报都给了价值的做市商了,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我觉得一定的流动性是需要的,特别是在资本市场里面是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谈了两点第一对资本市场的人民币国际化,第二个反不实体经济,不光是合作、合资,监管机构应该有一个更加紧密的合作,因为现在我们这个趋势既然是互联互通的,大家的趋势都是一致的,而且有可能从大的来说方向性、做的事情也是一致的。如果监管的步骤和要求是不一致的话,会损害相应的市场参与者对不同市场参与的度。

  比如说大家以披露为核心的,披露的要求国内和国外的披露要求有很大的不一样,有可能就会有混乱和诉讼,比如说在中国披露的一个东西在国外是不要求的,国外的投资人起诉说你为什么不对称?就导致这个机构会有不必要的一些麻烦,所以我们在国际证监组织这个方面我们也一起合作。特别是在亚太区也有一个合作的机制,来协调至少在亚太区有一些监管的合作,世界主流来说一个是两个最重要的市场和标准,一个是亚太和一个是美国的。亚太又有这么多的国家,从很小很小的弹丸之地,有可能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非常大的,还有其他的一些不那么发达的一些东南亚的国家,所以这个协调起来也不容易,我们相对来说也要做很多这方面的工作。

  需要我也想带出一个我们在资本市场发展的时候我们也不忘整个要有一个绿色的概念,特别今年兴起一个“绿色金融”,国内由人民银行金融委员会做绿色债券和其他的绿色的创新,相关的办法正在起草当中,以后有更多的来去引导我们的资本市场也对环保、社会责任负责的态度,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我们国际资本市场协会也是为市场范围内环保的事业出一份力,所以我们资本市场这个门类是非常多的,我举这么一个小的例子,对于资本市场对于实体市场发展的同时也造福了很多的东西。特别是农行在习近平主席访英之后发行了双币种的绿色债券,我们希望在国内、国外有更多的绿色产品推出,也希望受到投资者的欢迎,为各方面的我们的日常的生活都能起到一个作用,所以说总的来说资本市场对于整个的调节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大的。我们希望我们作为这么一个工业组织,不管是结合国外的金融机构、也和国内的国内的机构合作,推动国内的一起协调、发展,为下一步整个的不管是在国际间和中国的经济腾讯我们做出一些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也感谢张顺荣先生带来的演讲,感谢他为中国市场国际化所做的工作和做的贡献。在这里汇聚了资本市场、金融界各路领导和精英的智慧经验,中国资本市场承载更多的力量以谱写历史的崭新篇章,我们希望推动更多的交流合作、促成更广阔的发展。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论坛资本市场峰会圆满结束,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和聆听,再会!

 

【添加到收藏夹】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