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论坛现场)
01
本届论坛紧密呼应《政府工作报告》中 “培育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的战略部署,精准把握当前具身智能“技术突破—资本集聚—场景落地”的加速周期。依托AI大模型多模态能力升级、人形机器人硬件成本下探、生成式AI全产业链赋能的三重合力,论坛设置“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主题论坛与“大模型赋能具身机器人创新峰会”两大核心板块,直击“智脑赋能+具身破界”行业核心命题,为产业发展锚定清晰方向。
02
上午的主题论坛聚焦量子计算与AI协同算力、工业“智造”升级、大模型应用等十大前沿议题,呈现一场“政策+实践+保障”的多维交流盛宴。西门子中国胡建钧、思科封小韵、美的集团刘向阳、联想集团范建平、炜烨智算邱领、潞晨科技尤洋、招商局集团张家兴、IBM咨询张信一等企业领袖,分享了各自企业在AI技术落地实体经济中的实践经验与典型案例;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王凯则带来产业园区合作推介,为产业链协同搭建对接平台。
同期,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科技企业‘创业安心保’首批意向客户签约仪式”,现场完成首批企业签约;同时正式发布《数据资产保险风险审核指引》,填补了科技企业数据资产保险领域的规范空白,为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筑牢风险保障防线。
03
下午的“大模型赋能具身机器人创新峰会”由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刘少山院士领衔,悟通感控陈立洋、微分智飞吕熙敏、天娱数科吴邦毅、松应科技聂凯旋、飞瀑智能陆思彤、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唐剑、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刘宇飞、智元机器人邱恒、傅利叶翟彦祺等学界权威与企业代表齐聚,围绕“灵巧手技术突破”、“机器人自主学习场景构建”、“垂直领域大模型定制” 等具身机器人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瓶颈展开深度研讨。
04
峰会特别设置的资本圆桌对话环节成为亮点之一。该环节由凯联资本姚宁波主持,融创投资创始合伙人赵俊峰、达晨财智主管合伙人傅忠红、优必选科技投关负责人陈建泉等投资界专家,从资本视角拆解具身智能产业链投资逻辑,深入探讨“技术迭代与场景爆发”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策略。
对话中,嘉宾重点聚焦生成式AI为产业链注入的新变量,以及人形机器人成本下探背后的商业落地路径与生态重构挑战,不仅为在场企业解读了当前资本对AI领域的投资偏好,更搭建起技术转化与产业投资的高效对接桥梁,为后续产学研资协同发展明确了方向。
05

北京潞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尤洋在演讲中提到,真正需要构建自己的私有大模型或者行业大模型的企业今天只有三类:第一类,传统大型企业;第二类,有海量数据的中小型企业;第三类,颠覆行业的新型公司。
如何用好大模型?在他看来,未来如果是做ToB的AI大模型业务,肯定不仅仅是调API或者部署DeepSeek这样的标准通用开源模型就行了。“我们始终坚信开源大模型只有被专业化训练过后才有可能战胜闭源大模型。通用大模型,特别是开源的通用大模型,就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结合本公司专业技能和业务的培训,才有可能在要从事的某个领域内产生自己最大的价值。”
因此,尤洋表示,有了这个理论基础,企业未来做好大模型最重要的事情就两点:一、最大化算力效率,通过GPU把能源转换成智能。二、是否能把业务做成强化学习或者微调模板。

(图: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范建平)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范建平在演讲中指出,智能体和智能终端未来会成为新的热点,智能体本身也在不断前进和演化,所谓的“自进化的智能体”。
他解释到,首先是技术上的可行性,大模型变得越来越好,会变得越来越大,当然也有人研究变得越来越小的大模型。二是计算机的算力也在不断增长,微软和AMD、英特尔在推40Tops的计算单元,客户也有此需求。三是商业上可行,可以解决客户隐私的隐患和Token的焦虑。
范建平指出,因为自进化、自动适应环境和任务的变化,是人类智能一个重要的Milestone,智能体未来也必须要向这方面发展,而且它不仅可以用到终端,也会成为AGI,是Final dream的桥梁。

(图:思科大湾区总经理,大中华出海业务负责人封小韵)
思科大湾区(香港、澳门及华南区)总经理,大中华出海业务负责人封小韵在演讲中分享了对 AI 数据中心发展的最新洞察。她以一个形象的比喻开场:今天的AI数据中心就像非洲草原上的大型动物——体积巨大、消耗惊人,生存离不开“水源”和“食物”。而随着生成式AI的爆炸式增长,这一比喻正在成为现实。

(图: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具身智能中心主任、世界青年科学院院士刘少山)
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具身智能中心主任、世界青年科学院院士刘少山在演讲中强调,中国主要的核心问题是技术要走向世界,走出去变成世界标准后,才能最终赢得这个市场。
论坛议程

06
作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高端平台,中国高新技术论坛已历经二十余届积淀,本届论坛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通过政策解读、技术交流、资本对接三大抓手,成功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据了解,论坛筹备阶段充分、现场组织有序,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科技从业者、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及产业链伙伴超千人次参与。此次论坛的圆满举办,不仅为全球AI领域搭建了交流合作的高端舞台,更为本轮AI技术革命下的未来产业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助力深圳乃至全国AI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 本网站文章内容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保持信息完整性。
· 本文内有未注明出处的信息、图片或素材,如无意中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