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会聚势!第二十七届高交会院士论坛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浪潮

新闻来源:振威国际会展集团 发布日期:2025-11-16 14:15
11月15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院士论坛——深圳创新药发展论坛暨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18号馆207会议厅落下帷幕。

本次论坛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公室)、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指导,深圳理工大学主办,以“AI赋能 向新而行”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尖院士、产业领袖及创投精英,开展了政策解读、平台启动、成果发布、项目签约、高峰对话等多项活动。深圳理工大学本科生、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社会公众等近500人到场,近500万观众通过人民网、深圳理工大学视频号等平台线上观看直播。

深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朱迪俭表示,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正以“第四代大学”建设回应时代呼唤。学校坚守“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办大学,学科交叉建专业,三院一体育人才”的办学特色,践行“选一个方向、建一个学院、成一流学科、强一片产业”的发展理念,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也让拔尖创新人才加速成长。“深圳理工将持续以科学家精神与特区精神为引领,在学科交叉中突破创新,在产教融合中赋能产业,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坚实力量。”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郭子平指出,深圳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成立市级药械产业办公室、出台系列支持政策,还建设了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布局多个国家级平台,设立超百亿元产业基金,发力AI药物研发等新赛道,结出了丰硕成果。“本次论坛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期待各位畅所欲言,为创新药发展贡献真知灼见,也诚挚欢迎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者来深圳干事创业、投资兴业。”

政策解读与平台启动

完善创新生态

 

 

院士论坛上,深圳市AI+药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该项目包含深圳理工大学AI驱动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华润生命健康研究(深圳)AI+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粒影生物AI+生物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检验大数据产业链共享与服务平台,借助AI技术赋能医药研发,共同推动“BT+IT”融合发展。

此外,深圳理工大学Bio-X国际研究院和医疗器械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德国科学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学生命健康学院讲席教授赫尔穆特·凯特曼与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董事长刘新分别被聘任为研究院院长。这是深圳理工面向国家战略和深圳“20+8”产业布局的又一举措,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高水平培养国家亟需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新动力。

现场还发布了深圳市药械产业发展政策宣传片,对《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进行了解读,直观呈现深圳落实“国家强化生物医药创新体系”要求的具体路径,同时启动了“AI for Science创新应用大赛”,孵化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团队,为产业储备后备力量。

创新成果集中发布

凸显转化实效

论坛集中发布了10项2025年深圳创新药新锐成果,覆盖AI制药、细胞治疗、降压药物、肿瘤靶向药、干细胞疗法等多赛道,彰显深圳创新药从研发到落地的高效转化实力。

比如,晶泰科技智能自主实验平台通过AI+机器人结合的干湿实验迭代,加速新物质发现与研发创新,实现从“模型设计”到“实验落地”的全过程效率提升,并与海外药企签订总金额59.9亿美元合作订单,创下AI药物研发领域全球之最;普瑞金与Kite公司达成16.4亿美元合作开发协议,成功研发体内CAR-T领域首个对外授权的研发管线,标志中国体内原位编辑疗法迈入“共研”新阶段。

其中还有两项深圳理工大学的成果:

一是器官衰竭阻断药物AS1501,作为全球首个TRAIL阻断剂,已启动Ⅱ期临床研究,为肝衰、心梗等疾病治疗带来新突破;

二是TrkB小分子激动剂BrAD-R13,它拥有全新靶点和全方位知识产权布局,作为全球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口服 TrkB 受体激动剂,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研发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多元项目签约

强化科研协同与人才布局

院士论坛上,深圳理工大学围绕科研协作、人才培养等方面与深圳层次智慧生物、宁波酶赛生物、南京汉卫公共卫生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深圳市百盈慈善基金会等企业、医疗机构、基金会完成8个重大项目签约,以城校共融、开放办学等举措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夯实科研协作基础,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峰论坛思想碰撞

共谋创新发展路径

在随后的深圳创新药物创新发展论坛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崔占峰、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张绪穆围绕“中国创新药的发展机遇和深圳路径”主题带来精彩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崔占峰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张绪穆

四位报告人分别以《人工智能赋能的疫苗药物设计》《分子医学力推健康中国》《Biomanufacture of Advanced Therapy Medicine Products (ATMP) and AI》《AI赋能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研发及产业转化》为题作主旨演讲,分享了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与未来应用,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在高峰对话环节,全球顶尖科学家、产业领袖及学术领军人物共同展开了深度探讨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欧洲科学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院长陈有海,深圳市第三医院院长卢洪洲,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副总裁邱婧君,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健,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中国外商投资协会跨国药企委员会原执行总裁康韦就药物研发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初创医药公司融资困难原因、药企出海主要挑战等议题深入交流,深度探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深圳作为创新之城,在生物医药领域成绩斐然。2015-2024年间,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状态创新药数量累计达3575个,超越美国,居世界首位,深圳更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基地,正加速向2000亿元年产值目标迈进。本次高交会院士论坛展示了深圳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实力,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据了解,高交会院士论坛自2006年起已连续举办19年,已成为高交会特色品牌活动。今年是深圳理工大学第二次主办高交会院士论坛论坛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公室)、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指导,中国科学院深圳院士基地、中国工程院深圳院士基地协办,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深圳市生物医药协会、深圳市免疫学会的支持。

活动场地抢手,快报名锁定

2026年第二十八届高交会合作先机

王女士 18600511517


声明

· 本网站文章内容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保持信息完整性。

· 本文内有未注明出处的信息、图片或素材,如无意中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